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一波波下岗潮的来临,我大叔所在的县机械厂,失去了往日的红火。
恰好这个时候,我祖母的侄儿,小舅爷爷的儿子,找到了他的表哥我的大叔,想请我大叔做他企业的法人代表。
这位小舅爷爷的儿子,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控股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当时他名下的实体企业中,急需我大叔这样富有经验的工业会计和管理人员。
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我大叔作出了决定,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离开新建好的房子,辞别年迈的祖父祖母,来到省城长沙,开始第二次创业。得益于我大叔的高智商与高情商,第二次创业尽管过程有些艰辛和曲折,仍然取得了成功。
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叔二十几年前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大叔四十多岁的年纪,又有家有室的,要做出那样的选择,除了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现在我大叔七十岁的年纪,在省城长沙过着富足而悠闲的退休生活,每天不是爬岳麓山,就是在烈士公园唱歌,隔三差五的还会与家人朋友们来一次聚会或者旅行。
我想,我大叔的人生的成功,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与生俱来的敢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从我祖母的父亲,到我祖母,再到我大叔,他们都在一次次的举家迁徙中,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二是得益于他对现状的不满足,只有对现状不满足了,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而只有通过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
三是得益于他的好性格,好人缘,所以关健时刻就会有贵人相助。据我祖母回忆,我大叔儿时在家的时候,是最勤快,最听话的孩子。这也难怪啦,当时我父亲是老大,发号施令的人,而其他弟弟妹妹又小,所以我大叔就变成了干家务活最多,最勤快的人。后来,我大叔将勤快肯干的优点,带到工作中去,赢得了很多的信赖和尊敬。
总的来说,我大叔的成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待续)
《一蓑烟雨》丨25 五男二女
《一蓑烟雨》丨24 二次创业
一九六五年,我们家族还有一件大事需要记录,那就是年初的时候,祖父祖母又添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我的七叔,祖父祖母最小的儿子。
至此,祖母终于在四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她这一辈子的生育任务。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提倡“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的年代,家家户户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堆。
七叔比我大不了几岁,我们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从我记事起,我就叫他“伢老倌”(家乡话就是爹的意思)。他那个时候十多岁,听到我叫他“伢老倌”,因为担心旁人笑话,在公共场合就从来不搭理我,但我就是改不了口,后来他也就习惯了。现在我的堂弟堂妹们,也都跟着我亲切地称呼他为“伢老倌”。
《一蓑烟雨》丨24 二次创业
我祖父祖母总共养育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
这个“五男二女”是有典故的。《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 宋 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以上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这书上说的话还能有假?我一直认为我祖母是有福之人,虽然年轻时候受了一些磨难,但是随着儿女们逐渐长大,成家立业,祖父祖母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顺心如意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