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清照秦观词赏析

李清照秦观词赏析

作者: 剌剌秧 | 来源:发表于2020-06-18 14:11 被阅读0次

一、分析下列诗歌艺术特色。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①音律谐美,巧用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与"点点滴滴"

②语言平白如话,多用口语、俚语,如"怎生得"、"窗儿"。

③皆用赋体,铺叙白描手法。借酒浇愁且借酒将息来掩饰自己对故国家园以及丈夫的思念。

④上片运用倒叙手法,又写"雁过"来表达思念;下片情感内容层层推进,"梧桐"、"细雨"、"黄昏",每一个都使人愁苦,更何况依次出现三种意象,再加之黄花满地破败不堪,则满目愁情。

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全词哀景写哀情,"雁过也"因是旧时相识而触景生情,下片"黄花堆积"以及"梧桐细雨"寄托故国之思以及身世乱离之感。都表明自己因愁苦而未将思。满地黄花凋零、梧桐叶响等均隐喻故国破碎及家庭破碎。

⑥表达风格既清楚直率又委婉含蓄。上片"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绪起伏较大、一波三折。因旧时之雁仍无书信来委婉表现与丈夫以及故园之人断了音信来表达思念。下片细雨中满地黄花以及雨打梧桐点滴之声,直到黄昏。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①将苦难之情寄寓词内、情调悲苦,反映词人揪心愁恨。"伤情处,高城望断"如此分离后的相思以及分别时的不舍。

②情韵兼具,符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语言情感真挚清雅自然而又表现细腻,擅用小令来弥补慢词不足。如"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来抒发世事如梦易成空之感。

③独抒性灵,将身世悲苦之感并入艳情。如"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将自遣之情寓于与青楼女子感情中。

④化用前人诗句,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化用杨广《野望》

⑤长于写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二、完成下列填空

1.        犹似含颦望巡狩                    ,九疑如黛隔湘川。

2.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

3.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笛秋。                  。

4.                              ,海鸥何事更相疑?

5.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6.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

7.长歌吟松风,                    。

8.肯与邻翁相对饮,            。

9.拍手笑沙鸥,                    。

10.何物最关情?                                。

三、简答题

1.分析“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养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2.分析《示三子》: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忽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3.分析《骄儿诗》

四、《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红楼梦》中林黛玉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名词解释

1.前七子:李梦阳、王九思、何景明、康海、边贡、王廷之

2.后七子:

3.三张:

4.三李:

5.二陆两潘一左:

6.《诗品》

7.《沧浪诗话》

8.《二十四诗品》

9.四大奇书

10.上古神话

11.诸子百家

12.《后汉书》

13.古文运动

14.诗词同源

15.诗歌与音乐以及诗歌与绘画有什么关系?

诗与乐

诗乐同源一体,诗言情志,复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如手之蹈之足之舞之。

在响度上:诗歌是无声乐,音乐是有声诗。

在表意上:诗歌较为模糊朦胧;音乐表达感情较为明晰且在一定范围内。

六.1.赏析《归田赋》

2.赏析浪淘沙慢·晓阴重

宋 · 周邦彦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①全词语言富丽精工,使事用典,化用前人诗句,如"玉手"、"翠樽"、"琼壶",如尾句化用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②章法有致、回环曲折又层层推进。先写饯别即分别前再写别时最后写别后相思。时空布局的写作顺序亦是由内到外,东门帐饮时玉手折垂杨为室内到室外;第二章由外到内"望中地远天阔"为外,"哽哽寒漏咽"为内,后"凭断云"又为室外之景,过渡到第三章写离别之后,第三章由内到外,室内纹衾、连环,室外梨花。同时做到了首尾照应,"恨春去、不与人期"照应开头那场帐饮,又照应第二章"轻别"即轻易无征兆离别。"梨花雪"又暗喻哭泣,照应“掩红泪”与“寒漏咽”。时间上,第一章是深秋或者初冬,第二章为秋季,第三章则写到晚春。按照时间顺序写分别前期与正分别以及后期。

③长于咏物,擅长写别情,多比兴寄托。别时咏"寒漏",觉寒漏呜咽亦是自己呜咽;别后咏"断云"、"残月″、"缺囗琼壶"、"已解连环"、″香消与光消罗带"以及"落花"均反映出难以留取同时表现了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的分别以及不团圆、不完满,同时第三章反映出其孤寂之情与极致思念。

④层层渲染与勾勒人物。第一章"晓阴重"、"霜凋草"、"雾隐城",渲染了离别前压抑且凄清的氛围,奠定全文悲伤凝重的感情基调;第二章"向露冷风清,无人处"又递进式渲染;第三章"恨春去、不与人期,空馀满地梨花雪"一派暮春花事了之零落之景,悲伤又更进了一层,主人公的形象也被活画勾勒而出,由于相思而错过春事,颇有众芳零落、美人迟暮之感。

⑤委婉含蓄、韵味无穷,被誉为“词中老杜”即情圣。"脂车待发″预意即将分别,"掩红泪、正拂面,垂杨堪揽结"反映二人相偎相依、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第三章侧面写出主人公思念与等待之漫长。"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除春晚、白日晚、赏梨花晩以及相思岁晚同时"不与人期"、"空馀"则有错过之意,错过春事、错过别期、错过会期、错过相爱的最美好时光,同时也反映了春光花开的留不住,如留不住离人一样,同“若有人知春去处,因风问取黄鹂”。含蓄隽永有味外之味。

6.严于声律,音律谐美,声情婉转。如“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慢词的大力倡导者。

相关文章

  • 李清照秦观词赏析

    一、分析下列诗歌艺术特色。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段时间,在简村读到简友写的名家诗词赏析。受此启发亦写赏析,今日再续李清照《词》。 李清照脍炙人口的词很多,其中《...

  • 李清照词赏析2

    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

  • 曾令琪/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曾令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 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咏梅词赏析(上)

    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咏梅词赏析(上) 王传学 李清照喜爱花类,尤其对梅花情有独钟。其词中出现梅花意象的有十多...

  • 山抹微云君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满庭芳》 赏析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

  • 李清照三首词赏析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半小时漫画宋词2》,它里面讲了柔软清洗的壮汉秦观。绝代才女李清照,还有名将诗人辛弃...

  • 【中国文学常识速记】宋朝

    已收藏至文集:语文学习 宋代文学词泱泱, 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 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

  • 元宵节诗词赏析|《永遇乐》(李清照)

    今天元宵佳节,我们一起赏析李清照的“永遇乐”,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永遇乐(宋·李清照)词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

  •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 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 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清照秦观词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wy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