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终极之问—读书所为何事?

读书终极之问—读书所为何事?

作者: 角度文创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0:02 被阅读0次

本文首发于本人同名公号,原作者:T君。

疫情横肆,足不出户。

网上追剧有之,线上办公有之,数日不出门致哭笑失常有之,各类闭关修炼指南百出,闭门读书者,亦不在少数。闲下来读书,实属难得,很多人赞同,但读书所为何事,却不好说。

读书所为何事,是个老问题。

古今多少硕儒文豪,都写过这个题目— 朱子、林语堂、钱穆、唐君毅……读过的论读书之文,自己都数不清,自问也写不过前贤。不过在足不能出户的特殊时期,老问题似乎有了新意义。不才虽不能发前贤之所未发,姑且借题发挥,回应时代。

碌碌干禄

读书,泛指阅读,也指教育。阅读与教育自非一事,但大凡自有文字以来,就难以分割。古时教育不普及,掌握文化资源的人,自然与统治阶级走得近。书中干禄,其来有自。

论语里孔子有一句话—“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意思是学习三年都不以干禄为目标,很不容易。春秋末年,孔子已感慨学子功利心太重。隋唐立科举以来,至清室覆灭,读书更是最可靠、最确切的利禄之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众深信不疑。在华人社会,小孩教育,从来都是家里的头等大事。

好好学习进名校,仿佛是成功的门票。但现今真如是否?

现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基本指职场上的成功,而职场上,学霸庸庸碌碌,学渣风生水起,比比皆是。海量阅读的CEO固然有,但不爱读书的成功人士也大有人在。读书与成功,并无必然关系。若只以功利心度之,辍学而成乔布斯第二,概率较低。因此,读书混得过去,有个职场保障亦足矣。只求成功,没必要名列前茅,没必要好好读书。反正成功的门票在他处。

职场是商业的江湖,成败往往取决于善用人脉资源,看准时机赌一把。说得学术一点,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与风险承受能力的问题。善用人脉中微妙的利害关系,看准了放手一搏,都不是书本上的学问。从牌局、酒局、饭局上学,要比读鬼谷子来得直接。

不是说读书可以提升管理能力吗?是可以,但若只为了管理能力,利用人脉资源找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更便捷。

不是说读书可以打开格局吗?是可以,但若只为了格局,找个前辈(mentor)好好指点,或直接雇个军师,更干脆。

真非得要去补一些知识,也只需要读一些跟专业有关的书,更可通过视频、音频、培训等获取。

读书不一定妨碍成功,但若只为了成功去博览群籍,潜心读书,很不划算。若一心只求成功,学会打扑克牌可能更有效。

故读书所为之事,只能在功名利禄外。

终极问题

那么,人生除功名利禄,复有何求?这是一个很吊诡的问题,只因背后的问题更大。

人,拼搏努力,叱咤风云,最终是一死;懒散平庸,碌碌无为,最终也是一死。

谁谁谁靠拉拢领导上位了,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常春藤,隔壁的钢铁直男凭啥追到了小十年的美女,班里以前的学霸快被房贷压垮……

在死亡面前,这些问题,全都苍白无力。 

死亡,是终极问题。

若对终极问题无感,读书所为何事根本不用问。成功了,钱赚了,飨尽人间野味,酒敬得嗨时让女演员脱鞋起舞,这样的成功人生不需要读书。不违法的话,你开心就好。

若被终极问题震撼到,人生除功名利禄,复有何求,只靠能读书解难。因为对此有深刻体会的人,大都不在人世。要找他们对话,只能往书中寻,而且不是一般的书。思考终极问题的人,大都活在经典里。

经典不是第一天就成为经典。古者穴居野处,天灾、人祸、冻饿、战斗,几乎天天发生,人几乎天天面对死亡。对天地有所畏,对无常有所叹,对亡人有所思,是先民对死亡的回应。岁月浮沉,亡人复有亡人,思念复有思念,慨叹复有慨叹,从口传到文字,积淀成书,就是经典的源头。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吠陀神话、中国的诗经尚书,莫不如是。

亡人已矣,但有诗歌纪念他们。古人往矣,但活在文字里。薪尽火传,不在犹在。经典是文明的传承。

文明的传承,当然不限于经典,音乐、绘画、建筑等莫不是传承,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书籍,尤其离不开经典。故此古代教育,无论中西,皆以诵习经典为重。教育,不仅仅指导待人处事的规范,还在培养退身自省的能耐。唯有退身自省,孤灯思索,才能与经典里的人对话,对终极问题有所感,有所悟。

至少,这是曾经的教育。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经典不再是教育的重心,退身自省的意味淡了,建功立业的追求浓烈。学府远离经典,走近市场。分数、排名、履历、面试、实习,让学生、老师、家长忙得团团转。离开学校,步入职场,在PPT的世界里,经典更遥远,在抖音与朋友圈的世界里,诗和远方也只能偶而鸡汤一下,读书的闲情,不知所踪。

也许文明至此,经典的时代,已经过去,也许读书的闲情,早已不合时宜。毕竟十几亿人温饱无虞的生活,古人无法想象。

但一只蝙蝠,一顿野味,撕破了一切。

死亡,不在乎春节,不在乎成功,不在乎官位,不在乎时代的新旧。死亡,说来就来,逼得武汉封城,魔都静寂。终极问题,不来则已,来必震撼。

残暴和愚昧,虽远不远。

经典里的人和事,虽远不远。

无用之书

读书并不等同读经典,但真正的读书,很难离开经典,因为经典,是最无用的书。

现在的商业逻辑,很善于把无用变成有用。 知识可以成为产品,头衔可以发展业务,有市有价,可买可卖。

无用是商业逻辑的逆向。无用之书,让人放下商业逻辑的惯性。无用,则远利害。远利害,方能走近终极问题。经典最无用,故读之能养无用之心。养无用之心读书,然后读书谋食、求知、悟道皆可。

读书谋食没有问题,思考终极问题不等于要终极饿死。问题是以谋食之心读书,则所有书难读,所有书无啥用,今天追罗辑思维,明天喜马拉雅买课程,其所忧惧者,远非知识焦虑。

学问、艺术、音乐,原来都是无用的。果子狸原来也是无用的。以道观物,万物皆无用;以用量物,万物皆利欲。果子狸如是,读书如是。

退身自省,孤灯思索,书自能言,道尽古今世相。

文明很脆弱,自古皆然。铁骑掠过,城郭隳堕(小编注:[ huī duò ],毁坏、败落;《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隳人之城郭”),武人一炬,万卷成灰。野蛮真要跟文明过不去,如摧朽木。

残暴和愚昧,有千万张嘴脸。谎言的残暴,未必不如铁骑,盛世的愚昧,可以甚于蛮荒。

文明很强韧,自古皆然。先哲之玄训,太古之清音,丹青之妙造,华藻之长吟,可使人忘年月,外生死。

一部手机,接通天涯,光年以外,数理可度,确是古不及今,但视无常如平常,今人却未必胜古人。读无用之书练就的本事,牌局、酒局、饭局上学不到。

闲居,读书,守着一点澹然,守着一点文明。

相关文章

  • 读书终极之问—读书所为何事?

    本文首发于本人同名公号,原作者:T君。 疫情横肆,足不出户。 网上追剧有之,线上办公有之,数日不出门致哭笑失常有之...

  • 读书所为何事?

    在与朋友相遇在图书馆中,我也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遇。就如同它的英文名字一样,“How to read a bo...

  • 2021-11-05

    你为什么要上学读书? 读书皆苦,不能白读。明白上学读书所为何事的孩子,更笃定更坚韧,因为他们心中有路。如果孩子懵懂...

  • 2021-11-07

    你为什么要上学读书? 读书皆苦,不能白读。明白上学读书所为何事的孩子,更笃定更坚韧,因为他们心中有路。如果孩子懵懂...

  • 朱子读书法(2)

    朱子读书法(2) 卷下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道夫。 读书穷理,当体之...

  • 有感而发365

    记录每一天的读书感悟 (0015/365)——今日读书 《一年顶十年》之品牌、冠军、赚钱、写书、终极。 【标题】如...

  • 读曾公初有杂感

    近日读《曾国藩》,略有省悟。 所悟者,读书之目的也。曾公告诫后辈,读书所为,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二者修业。进德之事...

  • 读书之问

    豆瓣读书笔记一页纸读书法.xlsx本书12个关键词本书3个核心关键词本书核心语句摘抄我想解决的问题书中启发想到的答...

  • 《迷人的阅读》1

    商友敬序《教师:在读书中生存》 梁启超认为最高的趣味是学问之趣味。又表现为4方面。①无所为。读书不是手段,本身就是...

  • 《迷人的阅读》1

    商友敬序《教师:在读书中生存》 梁启超认为最高的趣味是学问之趣味。又表现为4方面。①无所为。读书不是手段,本身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终极之问—读书所为何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zo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