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帝国》里听到了这样一句话:有人渴望开药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懒惰,而是病了,然后享受病人身份带来的一些社会豁免权。
作者的意思是很多人为自己贴上标签“抑郁症”或者其他病症,只是为了逃避,为了偷懒,为了享受病人身份带来的“福利”。这样的行为很多时候不是有意为之,但是大多数人都做过。
前两天不知道怎么了,出去做志愿者,捆绑医疗废弃物时,被扎带划伤了中指;在家里做饭,起开燕麦罐时,被刀划伤了无名指指腹;在掏钥匙的时候,居然被钥匙扣把大拇指都挂伤了。都是小伤,但是一整天还是很疼的,一屈伸,一沾水,就生疼。既然受了伤,就偷个懒吧!孩子的鞋让他自己刷洗;不炒小白菜了,免得一片一片叶子地洗;晚上就煮面条吧,这样简单。——为什么呢?因为我受了伤啊!
因为受了伤,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但是也只是看起来“理直气壮”!
身体的怠惰是会引起大脑的懒惰的。最近流行一个词叫“久懒成笨”,大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我们有一点儿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就会为自己下症断书——我生病了!大脑会自然“迎合”这个结论,积极“收集”证据,证明这一点,越是证明,越是“真实”,你就会越来越不舒服,最后你终于“病倒”了!不运动,不思考,不工作,因为“我病了”;最后就真的不能再运动,再思考,再工作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检省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这个过程真正的推手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是典型的“自我预言实现”!病不在身体,而在大脑。是大脑“传染”给身体的。
洛克菲勒在儿子的信里也曾经提到这个话题,他说:“庆幸自己的健康比抱怨哪里不舒服要好得多。为自己拥有的健康心怀感激,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和病痛。”
健康就像黄金一样,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每个人都一样。一边对拥有的这一部分健康感恩,一边学习与病痛和不适斗争或共处,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健康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