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则神奇的医案,学会太阴病的诊治思路

三则神奇的医案,学会太阴病的诊治思路

作者: 寿甫私淑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0:23 被阅读0次

    医案1

    张某,男,36岁,工人。

    1963年7月11日,时当夏季,天气炎热,恣食生冷,袒胸纳凉,半夜腹胀,腹中痛,遂起如厕,未及天明,已下三行,初为溏粪,继则如注。上午来诊,已泻七八次。询得腹中冷痛,身微恶寒,恶心欲吐,小便清彻,舌苔薄白,脉象为弦。乃寒湿为患,证为太阴。非温不足以祛其寒,非燥不足以除八湿,与苍术干姜汤服。

    方用:苍术30g,干姜15g,茯苓10g,甘草10g。水煎,分温二服。1剂而泄泻止,再剂而便溏除。

    按:寒湿于中,乃太阴正证,故投太阴主方而病愈。

    辨病诊断:急性肠炎。

    辨证论治:

    病位一一中部;

    病性一一阴性;

    治则一一温补法;

    方法一一苍术干姜汤。

    医案2

    任某,男,60岁,农民。

    1965年夏季患湿热痢,痢下脓血,里急后重,服氯霉素五日,腹痛除,下痢止。数日后复痢,粪中夹杂黏液甚多并有少量血丝,一日四五行,腹不痛而时后重,医生以为脓血痢,屡用治痢药而病无少愈。辗转九年,下痢如前。1974年8月17日来诊。幸食纳尚可,诊得脉象弦细,舌质淡白,面色少华。此痢后虚寒,大肠滑脱为患,非温不足除其寒,非涩不能止其利。遂投桃花汤。

    方用:赤石脂30g,干姜10g,粳米30g。1剂大愈,2剂利止。两年后随访,未再发。

    按:《伤寒论》桃花汤证列人少阴,其为里寒滑脱之利,与四逆证阴寒内盛下利清骨者不同。其以干姜温中,赤石脂涩肠止血,故列入太阴。

    辨病诊断:慢性结肠炎。

    辨证论治:

    病位一里部;

    病性一一阴性;

    治则一一温补法;

    方法一一桃花汤。

    医案3

    智童,男,14岁,学生。

    1978年,时将中秋,偶至友家,食冰糕16支,当夜即呕吐大作,次日胃腹痞满,不思饮食,虽少量纳食,移时即吐出,医与消导药不效。时过一周,始来求诊。面色少华,舌色略淡,脉弦而稍细与吴茱萸汤。

    方用:吴茱萸15g,党参15g,生姜10g,大枣10枚。

    1剂呕吐减,2剂而呕吐止,食欲仍不振,舌尖稍红,改生姜泻心汤,10剂而复初。

    按:时届八月,天之凉气渐盛,而人之阳气未敛。顽童不知摄生而恣食生冷,遂使寒中,升降之机逆乱,胃气不得下行,而为呕吐。吴茱萸汤温中降逆,2剂即吐止,寒邪虽去而败伤之胃气未能骤复,故复以生姜泻心汤调理而愈。

    辨病诊断:急性胃炎。

    辨证论治:

    病位——里部;

    病性——阴性;

    治则——温补法;

    方法——吴茱萸汤。

    ——本文选自刘惠生所著《医学创新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则神奇的医案,学会太阴病的诊治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e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