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缓存行测试

缓存行测试

作者: CodeYang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06:48 被阅读0次

以下截图及相关信息,均来源于马士兵公开课中

概念:

缓存行大小64子节;缓存行是CPU与内存操作的基本单元

问题:

多个CPU读取同一缓存行,分别修改缓存行中不同的数据,相互是否有影响?

实验:

多个CPU读取不同的缓存行,并对其修改的速度,对比 多个CPU 读取同一缓存行,分别修改缓存行中不同的数据。

结果:

多个CPU读取不同的缓存行,并对其修改的速度更优于多个CPU 读取同一缓存行,分别修改缓存行中不同的数据

证实:

多个CPU读取同一缓存行,分别修改缓存行中不同的数据,相互有影响

实验:

以下两个程序只有定义的 类 T 不一样;实验二多个7个long类型的值,一共64字节
实验一中:CPU读取数据修改时,修改的是同一缓存行,相互之间会影响(导致不断从内存中读取数据)
实验二中:CPU读取数据修改时,修改的是不同的缓存行,相互之间不会影响(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所以实验二的执行速度要优于实验一;也证实了缓存行的大小为 64 字节

实验代码一:

public class T01_CacheLinePadding {
    public static long COUNT = 10_0000_0000L;

    private static class T {
        public long x = 0L;
    }


    public static T[] arr = new T[2];

    static {
        arr[0] = new T();
        arr[1] = new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2);
        Thread th1 = new Thread(() -> {
            for (long i = 0; i < COUNT; i++) {
                arr[0].x = i;
            }

            latch.countDown();
        });

        Thread th2 = new Thread(() -> {
            for (long i = 0; i < COUNT; i++) {
                arr[1].x = i;
            }
            latch.countDown();
        });

        final long start = System.nanoTime();
        th1.start();
        th2.start();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System.nanoTime() - start) / 10_0000);
    }
}

实验结果一:


image.png image.png

实验代码二:

public class T02_CacheLinePadding {
    public static long COUNT = 10_0000_0000L;

    private static class T{
        public long  p1,p2,p3,p4,p5,p6,p7;
        public long x = 0L;
    }


    public static T[] arr = new T[2];

    static {
        arr[0] = new T();
        arr[1] = new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2);
        Thread th1 = new Thread(()->{
            for (long i = 0;i<COUNT;i++){
                arr[0].x=i;
            }

            latch.countDown();
        });

        Thread th2 = new Thread(()->{
            for (long i = 0;i<COUNT;i++){
                arr[1].x=i;
            }
            latch.countDown();
        });

        final long start = System.nanoTime();
        th1.start();
        th2.start();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System.nanoTime() - start)/10_0000);
    }
}

实验结果二:


image.png image.png

相关文章

  • 缓存行测试

    以下截图及相关信息,均来源于马士兵公开课中 概念: 缓存行大小64子节;缓存行是CPU与内存操作的基本单元 问题:...

  • @Cacheable使用遇到的问题

    记项目测试遇到缓存问题的解决 测试代码如下,其中selectProductByOrgId 使用了缓存。 将缓存对象...

  • 一级缓存体验

    1. 测试一级缓存 2. 测试结果 一级缓存也称本地缓存,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一级缓存是一直开...

  • [头参数]04 - 缓存

    目录 搭建测试缓存的服务端 测试缓存 前端使用哈希命名文件的原因 0. 缓存概述 可缓存性 public 返回时经...

  • Guava使用

    Guava中针对集合的 filter和过滤功能 缓存 测试 配置 缓存使用 测试 转换器:利用 Collectio...

  • 项目中的数据缓存、二级缓存简单说明

    下面我从测试角度简单说下Tair缓存、二级缓存和缓存测试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程序中为什么要引入缓存机制,在访问量大、...

  • 缓存

    先去缓存中查,如果没有存到缓存中 简单的map 缓存(缓存就是键值对) 测试 cache(注意insert upd...

  • 无标题文章

    一行测试 一行测试 一行测试 一行测试 一行测试

  • 缓存行

    在介绍缓存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操作系统的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下图为CSAPP(原书第三版)中存储器层次结构图: 一...

  • iOS网络缓存扫盲篇--使用两行代码就能完成80%的缓存需求

    iOS网络缓存扫盲篇--使用两行代码就能完成80%的缓存需求 iOS网络缓存扫盲篇--使用两行代码就能完成80%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缓存行测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fx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