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变
21,宝钗扑颦
红楼里描写的滴翠亭,至今犹在。
位于南昌青云圃,即我们的二哥哥写红楼的地方。
红楼里的大观园,乃指中华大地也。但其雏形,却正是青云圃。
君何轻薄,梦迷庄叟之痴。
黛玉崇祯在干吗?
正做着庄叟化蝶梦呢。
惟有痴情蝶不知,双双犹傍花间飞。
因为两只蝴蝶=芸儿+红玉=黛玉,即颦儿。
故,宝钗扑蝶,即,宝钗扑颦。
宝钗扑颦,描绘的是己巳之变。
今人所说的己巳之变大致为:
1629年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明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进攻受挫,遂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援军军心动摇,总兵祖大寿还师宁远。皇太极乘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1630年崇祯三年初,皇太极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今属河北),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
而今人所说的己巳之变与我们的二哥哥描绘的己巳之变,却是大相径庭。
木夫都不敢继续说下去了,要不,择其要稍微说几点吧。
首先,金兵从大安口几处入侵,要途经蒙古。
蒙古可是第三国啊。
关于这个,我们的二哥哥介绍得很清楚了。
原本,水溶送给宝玉的是鹡鸰串,宝玉转送给黛玉的又叫蕶苓串,这个皆指明蒙和平外交协议。
稍后……
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
琪官是崇祯在红楼里的又一图层,位于碎玉图的九紫宫。
故这里,我们可理解为,北静王送个宝玉一条茜香罗,即和平协议继续有效。
末了……
贾政便问:“……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
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
……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因说道:……紫檀堡……
红汗巾明明被袭人撂进角落的大箱子里去了,今天咋无故的又系在宝玉腰里?
奇奇怪怪的文字我们这里不去猜谜了,这里的紫檀堡,意即木夫说的九紫宫。
明明是北静王送的红汗巾,咋变忠顺王了?
忠顺王就是北静王,不过现在忠顺的是金。
为什么要来贾府找琪官?
宝玉就是琪官。
忠顺王找宝玉干吗?
要回红汗巾。
何意?
撕毁和平外交协议!
好了,长城那边换主子了,咱不去管它了。
那长城这边,这个点上的防卫薄弱,薛杨贵妃皇太极又何以得知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8917/a5ce77c170d1c2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