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年,正好是我年届五十的年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大改变。去年的我对于这种改变充满惶恐,如今我笃定地迎接我50岁生日的到来,这一切源于我开始了写作。通过写作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让我觉醒了,让我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我生活的改变是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与移动共成长
1973年夏天,我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出生了,作为父母的第一个女孩,得天独厚。从小到大,聪明伶俐,求学生涯虽然不是一路高歌,但也收获了无数的奖状与表扬,于1991年胜利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
大学毕业后,想着要照顾父母与弟弟妹妹,我选择了回老家工作。第一天走进兴宁市邮电局,坐在那小小的办公室里,心里很失落。但我仍然充满热情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学的专业是无线通信,被安排到了“移动机务”班组,从此我与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第一个邮电院校毕业回家乡工作的大学生,我没有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同,从最基层做起,走进小小的营业厅,帮客户修BB机,教客户使用手机,热情帮助其他同事解决问题。我的服务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有客户送矿泉水、水果来,甚至还有客户送鲜花,让我感受到了服务之美。
三年后,1998年3月份,邮电部被分拆成两个独立的部门,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至于我们地方邮电局,则拆分成电信局、邮政局、中国移动三个单位,而我顺理成章就分到了中国移动。
新公司设立了新部门,通过竞岗,我成为了市场部经理,从技术走向了市场。这个岗位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理工女,一是要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二是要学会与客户沟通,三是要带好自己的班组。
打给客户的第一个电话,心里打腹稿好多遍才敢拨出去。不懂基本的营销4P和4C理论,也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一切从头开始。为了让年龄大的同事服从我的管理,我的管理以严肃著称,与现在的亲和判若两人。
四年后,2002年3月份,因为业绩突出,我作为后备干部,被提拔为兴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然而三个月后,这个政策因为不符合规定不能设置,原岗位已经另有安排,我被转到了综合部。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市公司市场部老总打电话邀我到市公司,重回市场,已经爱上市场营销工作的我立刻答应了。当我一个人满怀希望拎着包去市公司报到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前面有更大的风暴等着我。
2002年8月,去市公司,住单身宿舍,家人朋友都在老家,儿子刚刚4周岁,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独自工作生活。然而,事情比想象中更残酷,当我们刚把新房装修好准备一家团聚,一纸调令,平调去蕉岭工作。
蕉岭与我老家是完全两个方向的地方,意味着我离老公儿子更远了,但我没有退路,只能前去上班。我重拾书本,报读了北京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想通过继续深造走出大山。
带领小伙伴共成长
2003年12月,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竞聘上岗。通过精心准备,我在众多的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位。回到了市公司上班,解决了二地分居、无法照顾小孩的大难题。新岗位让我懈怠了报考研究生的准备,惨遭复试淘汰,浇灭了一颗折腾的心,从此全身心投入了移动事业。
2006年2月,我晋级成为市公司市场部一把手,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其中老家兴宁的市场份额被联通公司不断蚕食,低至52%。兴宁是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兵家必争之地,考虑到我熟悉当地市场与人文环境,我被调整到兴宁分公司工作,成为了百人团队的带头人。四年时间里带领团队扭转了市场竞争态势,市场份额增加了10多点,达70%,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员工,打造了一支能拼善战的队伍。
此后十多年,我一直是这个级别,县公司一把手,但这并不妨碍我激情工作,一来我的工作地点发生了三次变化,二来工作性质也发生过二次转变。
第一次调整是在兴宁工作4年后,2010年,考虑到儿子上初中了,需要在身边指导,我申请到城区分公司工作。城区分公司地处政治经济中心,移动刚刚开拓宽带市场,市中心的用户更加注重品质,很难拓展。最后在我的带领下,城区分公司追上了大部队,宽带市场实现从无到有,占据了半壁江山。带团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起奋斗的班子成员,在短短的三年里,均成长了独挡一面的县公司一把手,为公司扛起了大任。
忙完工作回到家,就想着儿子。儿子上初二的时候,突然头发不愿剪了,书包不带了,一幅吊儿郎光的模样。反复与老师沟通,默默地关注,终于让他顺利度过叛逆期、青春期,考上了复旦大学。
第二次调整是在2019年底,我在城区分公司工作了10年,按照公司规定必须轮岗。这一轮,我来到了网络维护部门,重新搞起了技术。技术部门的管理与市场部门的管理不一样,没有一点技术是不行的,他们不听你指挥。刚去的时候,甚至叫不动他们,有一次开会,我气得拍起了桌子。
只好重新捡起技术,把整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技术理论摸了遍,从市场、客户的角度出发,运用思维导图,创新管理。带着团队,走进基层,走进生产现场,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客户。一个默默在背后做技术支撑的部门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部门很多员工脱颖而出,在竞聘中获得晋升。
以上是我第一阶段的职业生涯,25年服务于中国移动。爬过铁塔上过高山,让移动信号穿山越岭来到你的身边;也曾走村串户,摆摊设点,让老百姓在田间地头用上我们的手机;上过讲台,下过馆子,让企事业办公、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带过项目战队,管理过百人大团队;解决过客户网络问题,策划过市场营销方案,制定过集团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
回想这20多年的职业生涯之路,如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它从2G发展到了5G,我也从20多岁走到了50岁,从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成长为熟练驾驭职场的能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良好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公司的培养。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都有一种积极好学的精神,让自己身处逆境时不抱怨、不放弃,反而积攒出一股活出不一样人生的力量,时刻保持自律,规律生活,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断成长,一个理工女从技术员转向市场营销,又从市场营销走向企业管理,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为接下来的人生下半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写作觉醒之路
现在我迎来了50岁生日,开始人生的下半场。去年的此时,我有一丝丝的惶恐,想到一年后工作上将获得解放,很害怕自己无所事事惶惶不可终日。现在的我,充实地过着每一天,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开始。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我的觉醒始于去年7月开始的写作。
2022年的7月22日,机缘巧合我看到了007行动的宣传页,“写完7年去南极”,海报上“蓝天、冰山、企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南极,心中无法触及的梦,写完7年就可以去?有一点点怀疑,可是为什么不尝试开始写呢?写完7年说不定就成了,我憧憬起自己站在南极的画面。少年的我,是有一个文学梦的,这个梦源于小学文章在全国获奖,也源于中学老师对我写周记的鼓励。这张海报重新点燃了我的文学梦。
我拿起了笔来写。开始也没有刻意去写,“7天1篇写7年”,007平台的要求是7天提交一篇作业,对于我来说,拿起笔来写并不难,但要写好并坚持下去却不容易。然而因为写作,不但链接到了很多牛人,也发现了很多新鲜事物。例如我知道有个“简书”平台,很多写作者在那里“日更”,以此结交文友,走上了更广阔的写作之路。我开始了日更,每天写一点点,让自己尽快完成人生中的“100万”文字。
通过写作,我感到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困难,关键是要去行动。看到身边的朋友做到了,我不再给自己受限。我开始了每天语音打卡,从不会制作视频到自己录制,也就是几天时间。不断地坚持中,可以感受到自己语音发生的变化。从直播连麦到主持直播,每天一点点的进步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写作疗愈人生,我把以前的经历写下来,文章启发到一两个人,写作就有了意义。写作让我生活充实,不再惧怕未来,上半辈子的生活很好地为下半辈子铺垫赋能。这样我们退居二线的人,就不会因为工作职能发生转变,而让自己的人生完全割裂。工作内容可以不同,但是很多认知很多经验一样很好地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
从去年7月开始写作的500多天里,我在简书里写下50万文字,订阅号发表294篇文章,影响47人加入了007开始写作。身边好些人默默地开始了写作或者重拾订阅号,让我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影响力。
写作即修行,我把影响更多人写作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去年国庆节,万众瞩目的日子,我成为了007全民写作大使,希望自己影响更多的人写作,让更多的人因为写作变得更加美好。我最得意的是影响外甥女、侄子侄女开始了写作。在教培机构上班的外甥女突然被下岗了,去年春节她参加了007第一期“线下见面会”,每个人谈到写作都很兴奋,写作者给她带来了力量,二本本科的她顺利考上了211研究生,考完试她立刻加入了007开始了每周一篇的写作。而我的侄女,初中没有考上高中,去了职业学校,每天玩手机的她让我们看不到她的未来。在我的影响下,她开始了写作。她的第一篇文章发出来,就让我们惊叹,原来她的文笔、逻辑性这么好,只要持续写下去,一定会有大好前途。
我把写作看成后半生命运转折的重要机会,鼓励自己把写作坚持下去。我不再把退居二线当作工作的休止,这只是个逗号。通过写作,记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继续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这样我们才不会惧怕退休、惧怕衰老。
如果说一年前的我对50岁的到来不知所措,那么今年50岁的生日,却让我心生欢喜。虽然我还没有规划未来的日子怎么过,但是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开始品透人生的滋味,我们有了一定的积累,不必焦虑未来,笃定地去享受未来的幸福时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