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上个月初看到一篇新闻,专门讲了疫情下群众消费力的减弱,以及政府可能会采取的一些推动消费的举措。
前几天就马上感受到了真真正正推动消费的一些举措,比如深圳福田、罗湖、龙华、光明的各个区商务局联合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向全市市民发放百万消费券,鼓励大家到线下餐饮点进行消费。就在这个时候,我所有的姐妹群、朋友群、同学群就开始了大型的薅羊毛行动。即使宅在家里的老爸老妈都知道,可以抢优惠券,去线下以较低的价格吃东西。
抢了好几天的消费券,一直没有抢到。等我换了一个平台去抢券的时候,我发现我两个平台里的券包里自动有了同面额的券。我认真的读了一下优惠券的使用规则,里面明确的指出了同一个手机号同一个用户ID,一次只能获得一张券,很明显发券的程序在领取限制上出现了bug。原本是作为促进自己区的餐饮消费,但领到的券在不少全市都有的连锁店竟然通用。
作为消费来说,相当于5折或者4折进行了餐饮消费,无疑觉得自己赚了,薅了一大把羊毛,省下了不少钱。
作为商户来说,这个券的折扣成本也会有各个区的商务局进行统一采购,在疫情客流量受限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及时的助燃剂,也间接带动了消费力。
作为政府来说,即使设定了领券的规则,主要的产出是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让更多人领券与核销。
切合bug的角度,思考如果是企业发放优惠券推动消费,为了使成本和效用发挥到最大,一定会尽可能在细化发放和使用规则,从源头控制逻辑,从流程严控所有发放和核销路径,否则无法将资源运用最大化。
但作为消费者,我还是乐于钻漏洞,占点小便宜,乐乎乎一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