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小家伙放假的尾声了,虽然祖国的大好河山只是在电影里过了一遍,但没有停止探索我们城市的脚步。
这个假期,如果用先生的话来说,其实我们过得蛮丰富的。我们登了我们这个城市最高的山,而且小家伙是从山脚下一直到山顶一歇没歇,并且没有任何人的帮助情况下,自己登上了山峰。
我想,这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来说,这也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珍贵的体验,那就是他自己可以挑战雄峰。
除了登山,我们还去了亲近的海边,还有参观了当地风土民情的民宿村。
其实令我印象蛮深刻的,就是昨天我们去的最后一站的参观民宿村,那里有各种各样特色的民宿,甚至包括各种各样的工作室。
我对一个类似于禅修的禅房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走了进去,满园子的荒草杂生,还有一位年长的阿姨坐在院子里在喝茶。
屋子里大概做了一个40多岁左右的中年女人,她不停的叫我进去,在她的盛情邀请下,我进了那个房间。
屋子里虽然简陋一些,但是物品却摆放整齐,她坐在类似于一个小炕上,正在打坐。
对于我这种喜欢世外桃源的人来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环境,也喜欢这样的地方。
我的梦想,一直是希望拥有一房小院,里面种着花花草草,然后简简单单的生活,这就是我最初想要回归田园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吧。
正当我带着欣赏的目光观察时,那位打坐的中年女人开始说自己的房子一点也不好,我理解的,她说的是客套话,但是我是由心的称赞,这间房子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我觉得蛮好的。
这时候小家伙突然来了一句,我觉得一点也不好。我只是疑问性的嗯了一句,然后把目光移向了那位女人的身上,我感觉到她顿时黯然失色,有些不太开心,频繁眨了几次眼睛。
我并没有在那位女人面前,说小家伙什么,只是稍坐了一小下,我就找个理由离开了。
我知道小家伙不喜欢也有他不喜欢的道理,我喜欢也有我喜欢的理由,在那个类似于禅修的房间里,我们不就正是需要去证实我们各自的喜欢的和不太喜欢的一些东西吗?
当然我可以理解,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很多家长也会碍于面子,或者是说,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要去矫正孩子那种类似于伤到别人的话。
其实无不在体现着我们需要去照顾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当然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有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去伪装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之所以考虑没有在那个时刻多说什么,因为我看到这是一个禅修的房子,也许那一刻才是真正那位中年女人,或者是我需要禅修的地方。
人生的这场修行,不是形而上学的理论,而是切切实实地堆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的体验,我们能够在那个体验里区分出我们在做什么,别人在做什么,我们不去打扰别人,同时别人打扰我们,我没有怎么去维护。
我想看到这里,有很多人就会质疑,如果在那个时刻你不去教育孩子懂礼貌,那孩子将来会不会就会成为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呢?
所以如果有这个疑问的人,保持着这样的认知,我们需要去修这个认知,就是说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形成了一成不变的认知呢?
我一直在观察小家伙的成长历程,你总会在某些时间段能看到他,就不在那些条条框框或规则里行走的时候,我忍住自己,你去观察他,他会在那个范围内不停的承受住自己的张力,再回来再走到那里,然后这才是他自己独具特色的体验。
并且在这些体验里,他能形成丰富的感受去跟我去探讨。他从不会因为这些类似于失礼的行为变成不懂做人的规则,而是在这里,他懂得了如何在面具下更大尺度惬意的生存。
所以,每一次小家伙说不时,我都回观自己的“不”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