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事评论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作者: 有孚颙若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21:16 被阅读124次

近日,流浪汉沈先生确确实实地火了一把,而且是大红大紫的那种。因为这位沈先生会爆金句,会讲几句《左传》、《尚书》,被人奉为“流浪大师”。甚至有人戏谑地称: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更为搞笑的是,百度百科也对沈巍收录了词条。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很多人争相去看沈先生,与之合影。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更加可笑的是,这位沈大师的书法,也被提上日程,一副字也买9万。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甚至有人拿他跟田田蕴章先生比较。

“先生(田蕴章)的字没什么好说的,流浪大师的字也不丑。但术业有专攻,沈先生的字不知道有多少的水分在里面,当然,还有他现在的名气。”

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了底线,纯粹是一种娱乐至上的姿态。而且,价值扭曲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状态。

一个流浪汉,就因为读了几本书,有人便称他为大师,瞬间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便占据媒体各大头条。这本来就让人很难理解。而且更难理解的是,这位“大师”坐拥无数粉丝。

这背后,自然是媒体的推动,还有无数无脑粉丝的追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精神的空虚和无知。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说过:沈先生,读书人的耻辱。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体现。然而这样一个人,被许多人当成了偶像。我深深为那些埋头在工作岗位、埋头做学术的读书人不平。他们一边工作,一遍读书求知,却鲜有人问询。尤其那些埋头于学术、默默为国家做贡献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叫一声好,更没有一个人说声辛苦。即使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成绩,也不被人关注。而一个精神本身有问题的人,却被人称为大师,这不够讽刺吗?

之前网上流传一句话,叫做英雄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虽然我不认同戏子误国,而且对那些演员们也抱有十足的敬重。可是,像流浪汉沈先生的大火,又算怎么一回事呢?细思之下,不免凄凉。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价值引导。其影响是人们为了出名,不择手段。这更是另一种不劳而获的体现,是社会惰性的延伸。现在的孩子,已经深受一些网络平台的影响,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我不知道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子。

我知道的一个朋友,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而且穷其一生,都在毕力于绘画艺术。他的一副画,好一点的也不足一万。而那位沈先生大笔一挥,草就几个丑字,居然高达9万元。我想说,大多数踏踏实实工作的人,一年能存多少?在我们这种四五线城市,一个人的月平均工资也就四千元左右。即使不吃不喝,辛苦一年,也存不了沈先生几个丑字的钱。

倘若沈先生的字真的物有所值,那么被人追捧,也说得过去。我们看看,他的字真有那么神奇?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稀松平常,甚至还有点丑。他的字真的能跟田蕴章先生的字相比?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虽然不太懂书法,但是像沈先生的字,随便有个几年功底的人都能写。

刚才说了,当人们价值扭曲时,为了出名,人们便不择手段。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射墨大师。

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中国的书法,第一,是线条的组合,第二,其工具是毛笔,第三,书法讲究气蕴。试问,这位射墨大师的书法,究竟美在何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人们为了走捷径,便以一种有悖常理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然后受人追捧,以达到成名的目的。至于这件事情本身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却从不过问。

如果说,中国缺大师的话(我认为不缺),但不缺所谓的流浪大师。不要以一种病态的心理来看整个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汉沈巍过火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扭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nr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