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神话及传说开始。这句话没错。虽然现在在历史中都明确说明了,历史最早最早的时期应该追溯到人类诞生的年代。我曾经在很多书上都是看到如此的记载。上面的解释说,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从人类开始直到现在的整一段经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也许历史本身所代表的可能就是记录一些从古至今发生的所有事情,只是单纯的记录下来而已。但是真正有价值而且有用的历史,并不需要追溯到人类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有句话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并不仅仅只是一段文字,也并不是毫无用处。历史所代表的是曾经的那些人们所做出的各种选择,以及他们身前身后的故事。历史的意义远不止于是背诵以及记住,而是因为我们的未来与现在都在与历史产生着互动,我们的选择很多情况下正是要根本的从由人所链接的历史中来研究人类。而第一个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的时期,正是神话传说的时期。
虽然因为时代太久远,现在早已追溯不到当时史实的真相。但是人们经常会根据某一个出现在记载上的一段文字所编撰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为那些历史上的缺点和漏洞进行填补和遐想。
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朝代以及我们的主题是:夏商周。三个紧密相连的时期。根据我们在上一次对黄帝所进行的梳理,现在已经明了,自黄帝称帝后,世人都被明确称为炎黄子孙。而今天的几个主人公正是黄帝的子孙。他们的名字你一定都不陌生:尧、舜、禹。这三个活跃于中国历史神话上的人物,却是填补那一段历史空缺的重要之人。今天我们要设的主题并不是讨论他们的朝代,而是这三个人物以及当时皇位的传承。以及,来讨论一下禅让制与世袭制。
尧,原名放勋,黄帝的子孙。相传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一句话概括:他是一个在这段历史中被后世人们所歌颂的极其伟大并十分受尊敬的帝王。但其实他并非是十全十美。他在我期间虽说有很多伟大的建设,但是有些实际问题他却没有解决。例如说四凶兽当时四处横行,他却没有阻止。对于洪水,他同样没能成功。这也让人看出来了,他在一些方面特别是实际实施方面还是不够的。尽管如此,但是这也并不影响他的仁德。
但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是皇帝还是国家领导,都会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继承人的问题。就有这么一次,尧问起了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于是就有人说起了舜。
当尧第一次了解到舜时,正是因为他那已经被远播四海的孝。舜的父亲自他的亲生母亲死后,为他找了一个继母。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象。他的父亲比起舜来说,明显更喜欢他的小儿子。于是就又牵扯到了一个继承人的问题。当时他们的部落并不大,但是他的父亲却依旧想要让象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他们家他的继母,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弟弟都想杀死他。而舜却从来并无半点怨言,好似就没有恨意一般对自己的父母依旧孝顺,对弟弟也永远满足他的心愿。这也使他声名远播,最终传到了尧的耳朵里。但是尧并没有那么快的下判断,他要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是否能够继承自己的位置,并且替他管理好天下。于是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让她们观察他在家中的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再让他的九个儿子去到舜的附近观察他在外的仁德。并且逐步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让他先是当上了司徒来对礼法作出规整,又接着让他管理百官,再后来更是让他接管了自己天下的政务,暂时代理朝政。样样测试他都通过了。最后一项则是让他穿过山林河泽,完成最后一个挑战。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现在的他连天下都已经治理过了,为何还要有这样一个像是荒野求生的任务? 仔细观察这些尧给他的考验,其实就能看出这些考验都是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一个人开始,到一片区域,到一种较大的能力,渐渐的到一个国家,最后,以及整个天下。直到最后,天对他的考验。不过最后这一项,其实也跟当时人们的宗教迷信以及一些对上天和神灵的信仰导致。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检测舜是否符合天意。不过我觉得,对于尧来说,最后这一项可能可有可无。因为他考验的就是舜的仁德以及他的能力。最后的这一步对于他来说本来是没什么必要的,但是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当时充满了宗教迷信的人群以及百姓们知道他是符合天意的。也就相当于是名正言顺的能够让他登上天子位,简而言之就是在帮他铺路。而这一举动也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上天与大自然的尊敬,看似只是迷信但是从多个角度来讲确实能够让舜的位置更加稳妥,一方面也是尧自己作为帝王对于上天的尊重,毕竟天意所指之人就是帝王。所以这一步,如此说来也就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了。尧:“看到没,上天都同意了,他还不做天子谁做啊?” 差不多就有这一层的意思。
而在尧将他的天子位真正传给了舜之后,他确实不负众望做出了很多尧都没有完成的事情。但唯独有一件事他没完成。治洪水。当然了,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们肯定都是听过的。也不需要再花太多时间去介绍。而舜后来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禹时,我的内心是有些许怀疑的。从多个角度来讲,只是单纯的治水成功,真的配得上这天子之位吗?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尧考验舜的时候将他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从左到右都可谓是考了个遍,连上天的意思都看了。而舜在将皇位传给禹的时候看似草率,其实在他治水的过程中就已经满足了当时尧考验舜时给他的所有考验。从内到外,三次过门不回家,是他的责任感。能力方面,应对洪水能够想出良好的解决方法,并且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能够实施,体现了他对耐力与行动力。天意则更明显,洪水这种属于自然灾害的东西,禹依然能够将其制服,估计在当时也有人愿意相信那就是天意了。再者,洪水是当时的第一要事,也是当时解决起来困难的一个麻烦,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的人不仅有着足够强的能力,还必定会得到所有人的民心所向。而禹一旦成功,人们就会知道他解决了前面两任皇帝没有解决的事情,从而更加追捧他。而如果后来他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赏赐或者是很高的地位,人民必定会不服。这方面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并且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而禹后来也同样没有辜负舜的期待,也是成就了一番功业。并且他的身份还是夏朝的先祖。
但是至今我也有几个问题。第一:像尧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一个像丹朱那样的儿子呢?第二:禅让制有着极大的风险,当时的帝王们难道都没有考虑到吗?例如,如果尧让位与舜之后丹朱造反,该如何是好?第三:按照利益的角度来讲,也许当皇帝确实没有什么好处,在那么远古的时期。那么既然如此,皇帝时期的动乱又是为何呢?仅仅是因为天意才乱了吗?第四:禅让制,真的好吗?如果被禅让的那个人并不是民心所向并且没有足够的能力,这时候的禅让制还能发挥它原本应该发挥的作用吗?这都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那么话回原点,夏商周时期这些帝王的禅让制无疑是令人感到赞同的。在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将国君之位转移给更贤能的人,从而促使社会的更加稳定。这样无疑是很有用的。但是至于后世为何就不再采用禅让制并且让其变得十分少见几乎断绝的原因也并不难思考。
司马迁曾言:“人间熙熙,皆为利来。人间攘攘,皆为利往。”他说的没错,但我也并不十分认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传承,诸多个朝代,与数不尽的人物。上百个帝王中,除了我们现在人尽皆知口口相传的这些活在当代神话中的尧舜禹等人物,又有几个朝代是通过禅让传帝王之位的?少之又少。夏朝前期尚在,继夏朝之后基本上已经完全演化成为了世袭制。毕竟,能够做到像尧舜禹这样一心为天下着想的人能有多少?谁愿意把自己半生戎马换来的锦绣河山拱手让与他人?历史中多有贤者能人,也并非没有好帝王。但何来禅让这一说?不过,导致这个结果倒是有原因的。我认为,之所以夏朝之后少有禅让制,一是因为直到夏朝,文化文明以及制度都是较为落后的。毕竟在夏朝以前,天下还是以部落为单位的。那时候的天下整体较为统一,人心是聚拢的。达到这个条件当然也有宗教与首领和崇尚天意有很大关系。这也就说明,在当时,只要天下太平,没有人会突然想起自己的少年时的野心什么的,因此天下易主也只不过是换个人当首领,再加上条件不好首领除了累只能是累,没什么好处。简而言之,天子并不那么重要,只要不是商纣王就行。二,在时光越来越往后推进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对权,钱,以及“利”这几个概念有更多的认识,也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可贵之处。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有人愿意拼了命去争夺。争夺到了,私心之念,肯定是留给自己的子子孙孙,以便世世代代传颂自己的伟大功绩。毕竟此时非彼时,这时候的“帝王”一词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含义了。三,正是关于帝王一概念。在以前,“天子” “天下共主”“帝王” 所代表的东西在我看来与后来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以前,“帝王”代表的也许是带领,统领,或者是代表了一个“你是帝王就需要给人民以保护”的意义。那时候的人们如果对当时的天子感到不满,还可以像舜与丹朱的时期那样不理丹朱直接去朝拜舜,也就是整体较为自由,不至于对天子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比较开放。当时尧舜在位时都曾有设立过一个制度,对于天子或者某个法律感到不满,可以直接到天子殿前击鼓鸣冤,并且只会得到赏赐不会得到惩罚。毕竟帝王只是天意所指之人,天意在你,我们跟着你。天意不在,我们不跟你。很简单。但是逐渐到了后世,“天意”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迷信固然存在,但是在后世,帝王就代表了掌握着对所有人生杀予夺的权力的人,想杀谁就杀谁,一道命令可以直接灭掉一族。有着真正意义上的至高无上之权。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在后来多有夏桀商纣之类,而前朝多有有为帝王。在以前当天子是要真干的,可是在以后,啥都不干都能为所欲为,在利益上考虑明显更加划算。而为什么又不认同他的观点,这也很明显了。就算少有良善之辈,也必定不会缺少像尧舜禹这样的人。司马迁之言明显就太过绝对,假如正如他所言,那么世界上又何来孔子,何来仁德,何来四端?真正的善之中,也许包含了得到利益的条件,结果有可能确实可以带来利处。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也肯定不只是无稽之谈。但是真正的“仁”,“善”,肯定不是以得到利益此目标作为出发点的。
禅让,世袭。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首先要意识到的,肯定是这两种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初衷。其好坏不可辩驳,因为这两种制度各有利弊,只是角度不同,也无需再过多争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