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一节课就讲修身呢?正如我在开营仪式里面跟大家提到的,《论语》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记》里面也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是什么意思?大家手头有没有笔可以写一下,写本子之前大家先写的是一个木字,木下面点一点就是本,“本”是指草木的根,泛指中药,有一本《本草纲目》是写中医的书。“本”的引申义是事物的根本,有一个成语叫本末倒置。其实无论是《论语》还是《礼记》中的那句话,都是说明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功、走得更远,那么修身就是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所以这也是《大学》八条目中,修身也是具有重要基础意义的一环。开宗明义,先明确第一节课为什么要讲修身,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之后,我给大家说一说《论语》这部典籍,我们该怎么去阅读《论语》。
读书一般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校读。校读是怎么样去阅读一本书呢?我们知道《论语》这本书一共分为二十章,不同的版本中正文是相同的,不同版本对这二十章的解读注疏却各有侧重点的不同。所以中国的古人读论语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很多版本来读,他们会打开四~五个版本的论语放到桌子上,同时一句话一句话的对着读。这样你就可以发现各个版本对《论语》同一句话的解读的不同之处,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不同的解读哪一种最适合你,或者你觉得哪一种解读最为贴切。校读的阅读方式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经历,因为校读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把《论语》当做研究工作的人去看去用,而一般人阅读《论语》可以采用第二种阅读方式——泛读。
泛读。把论语拿到手之后,有时间就来翻一翻看一看,就能够从论语中学到很多东西。其实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人在讲论语的时候,尤其是高校或者政策机构的研究者,他们往往喜欢站在一个知识的制高点去批判,批判你读的《论语》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你读的《论语》不成体系,所以你不能说你读过《论语》。但是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你读《论语》这本书不一定要有整段整段的时间从头到尾的看一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从事的不同的工作。大家今天听我讲可以、明天听也可以、听一周也可以,甚至听我们四位老师讲一个月也都可以。但是我们很难想象我们花一年乃至数年只扑在《论语》上面。如果只扑在《论语》上面,对大家的工作事业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的。《论语》这本书可以说是字字珠心。
有一个典故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是北宋的宰相赵普仅仅是依靠半部论语进行治国理正这么样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我读出来两点:第一,《论语》这本书字字珠心,你不需要读完它,你甚至读完半本你都可以治国理正;第二点《论语》这本书蕴含着超越其所属时代局限性的大智慧。我们中国人现在大学里面做《论语》是把它归入儒家,儒家归入中国哲学这一类里面,中国哲学又是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所以说《论语》属于哲学。哲学是什么?马克思说哲学是对其所处时代精华的概括与总结。就造成了哲学会被其所属时代性的影响,但是《论语》这本书能超脱其所属时代性的影响。北宋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已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赵普却依旧能够用《论语》治国理正,而我们现在距离北宋又过去了数千年的时间,既然数千年前的赵普能够用《论语》治国理正,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论语依旧能发挥它的价值。
所以总结刚才所说的,我们一般人对《论语》阅读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对它进行一个非常非常详细的阅读,非要等到我有一整段时间我再把论语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过去,这是不一定也没有必要的。我有有时间就把论语拿过来看,看一点是一点,哪怕一天只看了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对你有帮助,就像胡适所说读书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只要《论语》对你有一点帮助,就能够说你读过论语了。就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种人能够从论语中体悟出对自己有帮助的智慧的总结,就得说他已经读过论语了,哪怕大家没有时间翻看,今天来听我讲、明天听别人讲,只要所讲的《论语》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其实也都完全可以。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好玩也是比较有趣的一个故事,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南方和北方有很多风俗习惯的不同。过年的时候南方和北方就会争论是吃水饺好还是吃汤圆好;还有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也会争论吃什么样的粽子好,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些争论。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次南北之争,它争论的是佛家对于如何修习佛家典籍的看法。南少林和北少林他们对于修习佛法、参悟佛法都有着非常不一样的见解。北少林讲修行佛法你就必须苦行,数十年如一日的去研读佛教经典,这样子才能说你体悟了佛教,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犬儒主义。但是南少林和北少林不一样。南少林修行佛法有一个法门叫顿悟。南少林认为你修行佛法不在于你修行时间的多少,而在于你能否真正的领悟佛法。领悟佛法甚至只在一刹那间,你顿悟了、开悟了、体悟了也能算是你修行了佛法。所谓刹那即永恒、永恒即刹那。因此有一个成语我们非常熟悉,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南少林就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无论你之前的罪孽有多深多重,只要你放下你手中的屠刀心中的这把屠刀,立马就可以成佛。成佛是就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是一个宗教,其实它是一个无神论的这样一个宗教。佛教主张修行,修成什么?修成佛陀。佛陀是什么?佛陀还是个人。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南少林和北少林对于佛法修习的不同观点体现了什么?我觉得南少林讲顿悟要比北少林讲钻研佛法更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因为现在大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业,不可能放弃个人的职业来完全的学习佛法,我所能做的是在我工作之余来敬香礼佛,所以正因为南少林的修行方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南少林最终取得了南北之争的胜利。分享这个故事给大家,我想说的就是读《论语》和修行佛教典籍一样,没有必要非得花整段整段的时间,只要有时间拿到一本《论语》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只要有帮助那就ok。没有时间看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听别人讲,听我讲你觉得有帮助也是可以的。
讲完《论语》的阅读方法之后,切入正题给大家讲一下修身。
提到修身两个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一点悬乎、有一点不大熟悉。我们把修身、修行换一种方式,以教育、学习的方式来表述它,大家就会好理解很多。在我看来修身也好、修行也罢,都只不过是人生的学习而已。学习学什么?不一定向上学时候那样学固定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学习世界观。树立良好的世界观本身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们中华文明屹立于世,它与西方文明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梁漱溟先生他曾经概括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点。他说:西方文明是一个向外用力的文明,而东方文明是一个向内用力的文明。西方文明向外用力,他们强调人对于客观世界单向度的载制,因此西方发展出了物理、化学这些实用性的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也帮助西方人创立了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物质财富,创立了他们的工业文明。但是当一个人你始终觉得人定胜天宰制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危机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比如环境、道德滑坡、市场失灵等问题,这都是西方文明强调向外用力所造成的偏颇。而我们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向内用力,就像孟子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东方人中国人遇到问题往往不会从外部找原因,从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内心去反思这个事情,我做的是不是对,如果做得对我就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我就问心无愧。所以通过《论语》给大家讲修身,修的是什么?第一点:修的是毫不愧疚的坦荡之心。一个人坦坦荡荡才能顶天立地。
上面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之处。我个人总结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是我们东方人重视文字历史的记载、重视信使的记载。我们中国人有二十四史,我们对历朝历代的历史都会做一个总结。一个王朝盖棺定论的时候就是为他修史的时候。修历史反映出了什么?反映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慕古情结。我们重视历史我们重视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中国人很多会在今天进行祭祖的活动,祭祖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重视祖先。《论语》中有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我们谨慎的对待我们逝去的仙人,老百姓就能培养起深厚的德行。在中国在现在在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安徽等省份,还存有大量的宗祠,每逢像今天中元节的时候,整个家族都会到祠堂里面祭祀祖先。宗祠的作用是——上以报祖、下以联族。报答祖先是为了联络同族之人。重视祖先其实就是重视自己。这是第一点我们和西方文明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我们重视历史、重视祖先,因而我们中国人的品格非常淳朴敦厚。第二点我们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点在哪里?第二点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对于中国的士大夫往往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培养起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情怀。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应试中举,所谓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读书读得好,就能做官。做官你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百姓。但是我们也知道读书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什么?他不懂得圆融。所以我们往往会说,xx人不成熟,书生气太浓,这个人很酸,这个人不懂得和别人打交道。就这么样一个耿直的读书人,他们做官之后,他们与旧有的封建社会、旧有的国家机器、旧有的体制的交手下,他必然会败下阵来。败下阵来之后,留给传统士大夫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归隐,归隐田园、归隐山林。就像陶渊明一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像李白一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像梅妻鹤子的林逋一样等等,都是隐士这样的一种形象。我仕途不顺我就归隐田园,我就常伴于山水之间。但是中国的传统士大夫他们哪怕仕途不顺,他们也很难放下改造社会的理想。他们往往会选择第二条路,退而教学,回到他们的家乡去教书,进行教育去改变别人。我在西安交通大学念中国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地处陕西西安,古称关中地区。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小的知识,关中——四关之中。西安在古代所处四个关卡保卫着。这四关分别是东有潼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西安也称关中地区。我们读论语和中国传统典籍时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一些词和现代的词看似一样,但是内涵不一样。比如山东,现指中国山东省,古籍中指的是崤山以东。比如河南,现指中国河南省,古代指黄河以南。
关中这片地域有自己的学问,叫做关学,是宋朝张载所创立的。张载是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张载号张横渠。张横渠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包含了太多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情怀,因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学者马一浮先生,创立了《横渠四句教》。马一浮先生无论走到哪,逢人便讲横渠四句,有讲座一定跟大家讲横渠四句,不断的用横渠四句激励着他的学生。张载做官做得非常大,非常高,他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教育部部长。但是即使做了这么大的官,依然摆脱不了读书耿直的弊病,因而打回了陕西。张载通过在陕西讲学,重振了关中士子、关中学员的风气。以至于“关学”余脉明朝冯从吾先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做官非常耿直,曾经上书痛斥万历皇帝种种荒淫无道的罪行,以至于万历皇帝想要处死冯从吾,后经过文官集团的积极营救,免了他的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冯从吾在北京接受了廷杖,廷杖之后被发配到了陕西,在陕西冯从吾并没有消沉,而是创办了关中书院。在关中书院中讲学,影响了很多人。关中书院的对联“出则真御史,直声震天下;退则名大儒,书怀一瓣香”。作为御史说话耿直的做官之风名满天下,回来之后大家的评价是归后就是一名真正的儒者,书打开有带有香气。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
重视教育也是重视教和学。拿修身来讲,我们经常说人生在世需要名师指路。有一名老师带着你去修身、学习,这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他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老师在带学生的时候并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能够影响学生的并不是老师的漂亮话,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所以《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中有些词有独特的意向,君子——有德行的人,比如孔子评价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小人——在论语中并不是品行低劣的人,可能是指小孩子。孔子有一句话被人诟病很多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有学者研究过这句话的语境,是说孔子的女儿在他面前走过,他说了这句宠溺的话,就跟我们经常说的“犬子”差不多,是一种谦称,所以小人可能就是普通人和小孩子的意思。所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是讲身教大于言教。《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是“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修行最后修的是少说多做、行动胜于语言,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是很木讷的,但是君子行动起来是很敏捷的。就像李广,口不能道辞,但是却能让人们记住他。王勃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声没有被封侯,但是我们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他了“但使龙城飞将在、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自古以来封侯者无数,但是未能封侯的李广永远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之中,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再分享一个故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丁为祥,他对于中国儒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宋明理学中的关学。宋明理学有濂(周濂溪)、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四学派,人称理学四派。丁老师学问好课也好,有一次上课一位同学来晚了,丁老师不仅没有责难他,反而把自己的椅子拉给他坐,学生不敢,这样这一节课老师也没坐学生也没坐。这堂课丁老师向我们传达了谦虚学者的形象。论学识、论资历、论年龄丁教授都应该坐那张椅子,但是他没有。说明他非常谦虚,那节课他没讲一句谦虚的话,但是用行动传达了做人应该谦虚谨慎的道理。所以《论语》中的修身除了修一个问心无愧的心,修一个行动胜于语言的道理,还要修一个谦虚的心态。
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看似平实,但正所谓“是真佛就说家常话”,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说很难的话卖弄自己。《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做人要谦虚。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国很多的典籍看似相抵触,其实很多思想又是想通的。老子也讲过类似这样的话。学习中国经典不能单一学习,容易出现偏差,应立足某本经典,再去涉及其他经典,这样才能对中国经典有一个通盘的掌握。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接下来“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知道了你的缺点,这时候往往不是你的缺点了。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这也就不是他的缺点了。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不断反省自己,像《论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直面短板才能改正,改正就能提高。所以修行要修一个谦虚的心态。
金庸先生著作很深,《书剑恩仇录》陈家洛的玉佩上刻了五句话,“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都是很谦虚的,一个人谦虚谨慎才会给人如沐春风温暖如玉的感觉。一个人能给别人如沐春风之感的时候自然会逢凶化吉,周易有64卦,除一卦外均为吉凶都有,谦卦——谦谦君子映射大川。谦虚谨慎的人能做成很多事情。
中国人应该是无神论者,不应该不信苍生信鬼神。但是我们要知道周易作为中国的传统典籍,并非全是迷信糟粕。有一句话叫“善易者不占”,夏有连山易、商有归藏易。周易中有很多话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的。有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否——不好的意思,一个人倒霉到极点的时候很快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是一碗毒鸡汤,不要太相信它。为什么呢?周易第十一卦是泰卦,第十二卦是否卦,由泰入否往往只需要一步,但是由否入泰要经过64卦循环。所以从山顶到谷底很容易,但是想从山底到山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结合周易否极泰来告诉我们人生试错成本非常高,人不要轻易试错。
另外修身要修自知之明。论语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不应该担心没有职位,他应该担心的是他有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你不应该担心天下没有人知道你的才华,你应该担心的是别人能从你身上知道些什么。《论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面孔子对自己的评价。通过修身要清除的明白自己的情况。《道德经》中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我可以说你聪慧,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达,“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战胜别人的人说明你有力,只有通过学习、修身战胜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论语》和《道德经》今天我已经第二次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了。人们印象中道家儒家是相左的学派,但其实是有很多想通的地方。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道术将为天下裂”。诸子百家的起源是一样的。李泽厚先生也评价儒家和道家犹如鸟之两翼、车至两轮共同推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进步。中国人的智慧在于儒道互补、互为犄角,共同支撑着我们的修身之行,共同帮助我们的人生迈上更高的台阶。
总结回顾:
第一:修身的重要性
第二:《论语》的阅读方式
第三: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第四:修身的主要方向。1、问心无愧;2、用行动说话;3、谦虚的心态;4、自知之明的状态。
推荐的版本:基础读物南怀瑾《论语别裁》——以故事形式展开的;进阶读物杨伯峻《论语译注》(正文+附录(出现字次数统计));提高版:刘宝楠《论语正义》,清人做学问重考据,晦涩难懂。
另推荐《论语新解》。
苏东坡。从庄子到陶渊明,从陶渊明到苏东坡,蕴含了中国文化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的心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