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沟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怎样通过沟通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的人是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认为真实的观点;而有的人嘴上说的并不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这其中还包括有的领导,而是为了做这件事说的观点,甚至还有的为了忽悠你,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说的观点,有的论据看似条条是道,但是认真分析毫无根据可言。有的下属从来不质疑领导的言论,你还以为那是忠诚,而领导却侃侃而谈,如果你总是那么容易相信,总是那么容易被忽悠,领导慢慢的就不会把你放在眼里,总觉得你好忽悠。
所以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经过自己大脑思考,我们不去骗别人、不去害别人,但是不能随意被别人忽悠。这就要好好分析每个人的思维逻辑。他的观点和论据是不是事实,特别是论据有没有是不是客观存在,还是把自己的偏见,把自己认为的东西作为论据,而不是客观的依据,那就不符合逻辑规律,那可能就是逻辑陷阱。当然,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有的人说这个事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他很重视这件事,其中只是让你看到而已,心中并不想最这件事,如果你当真了,那他会对你有看法的。这种人打交道就要认真分析分辨。
下面是集中情况分析:
第一,要绕开对手的“逻辑陷阱”。
老实人只看重态度,不太关心对方的逻辑是否合理,所以经常掉进对手的逻辑陷阱,用对方的分析方式推导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不想被对方以“无理变有理”的方式挤压回旋空间,就得树立对自己的语言逻辑和沟通方式的信心。
第二,要绕开循环论证陷阱。
循环论证,就是在问题的逻辑体系内进行闭环讨论,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处处是漏洞。其特点是论据的真实性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例如,证明“鸦片能止痛”,运用的论据是“它有止痛的作用”。而证明“鸦片有止痛的作用”,又是以“它能止痛”为论据。要绕开循环论证陷阱,你首先要具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将他击败,而且,要避免被他提出的可以循环论证的问题引入死胡同。
如果你经常觉得有理说不清,往往是沟通方式有问题。就想想别人的“无理”的逻辑陷阱在哪里?逻辑漏洞在哪里?在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来,而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论据是什么?是客观事实,还是只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如果是客观事实,那就收集论据,大胆说出来,慢慢的可能就会有理说得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