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表现

不只是作家,诗人,画家,作曲家也常说作品不是创作的,而是天降灵感的,也就是说不是想创作就能创作的,只能等待某种灵感降临才能有作品。
表现这种事情的确是由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才能达到的。虽无从得知是否任谁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但不要急从容的期待失神或其他谁明听取请求也是很重要的。
当今世上的批评,许多就像对路人丢下的“挖苦”的话,转身就跑一般。会这么做,或许是因为作品中没有优良之处吧,但这种批评的做法不可取,不会让双方进步。
批评批判必须是一种任何人容许的发言行为不可分锁。
批判容易被认为接近于轻蔑,一旦受到批判,不仅被批判的是仿佛连自己这个人都被完全否定一般这是人之常情。
不称赞你是因为尊敬你,因为不被称赞就动气,这样可能太浮躁了,毕竟有的时候正因为常常被夸为程度高,反而代表着背后被别人认为是不足。
让人感到不可辱蔑,顺着对方的心思而占有对方内心一席之地,这样是不够的,如果对方不会新奇的感到被折服,那么作者就无法唤起对方的兴趣,关心也无法沟通互动了。
清淡细腻而又余韵才更长久,现在的小说爱好者读了这种作品,也许会感到很无聊。咕嘟嘟地煮了河豚汤,大啖河豚汤直到吃不下,然后半夜才肚子烦闷,你一定要这样才满足的家伙很多,不这样就像是感受不到人生一般。
的确,诡异的事物中也能发掘出美,更进一步地说,何为诡异也难以定义,虽说如此一味追求强烈的刺激只会吃腻,而无法留下余音绕梁。
我的小说让您过目了,真是感动。
希望您不要嫌弃。
我想安宁在孤独之中。
但若有一位同伴则将更愉快。
看来人类终究无法达到纯粹的艺术家气质吧。
在时机来临前就放弃了的话,实在是很可惜。在时机来临前,我需感叹自己才疏学浅。
不可因为不懂便觉得难。
因为看不懂,所以觉得难。因为难,所以觉得高尚,因为高尚,所以尊崇。可不能如此一概而论。其实常会因为是作者的表达欠佳,才让读者不懂。
书法也好,绘画也好,技法不熟练的话就连个样像样的作品都做不出来,但技法熟练了则会匠气十足,令人不喜。
即使有人只看了两三行我的文章,为人觉得很感谢,若有人说我的文章有趣,我会更很高兴,若有人说看了我的文章后感到敬佩,那我会感到非常愉快。
文如其人是很常见的说法,意思是文章的调性知识认知品格与作者相似。
自然即不会,不自然,不强求技巧不免强,不令人生厌,不矫揉造作,不花没意义的心力,要生气蓬勃,悠然自得像自己。
幽默也是,感动也是,若是强说,则会扫兴。
一切的表现都要跟着自己的步调,别得意忘形。
在绘画上也是,怎么样很美吧?很有意图的让绘画为自己打广告,这不是很爱现吗?(这里的爱现,是指矫情而让人感觉很差。)
不只绘画,文章,演奏,演技,甚至日常的言行举止,一切可称为表现的事物,若是夸耀自己的才能,过度自我广告可能会引起他人不快。
不要再去挑衅阅读者的神经,而要温和稳重的使人信服,我认为这样才能真正有力的批评。
白玉微瑕。
整体而言,是有白玉微瑕之处。称赞基本上是颗宝石,不好的地方,只是整体中那么微小的部分。用这种说法,在怎么扭曲的人,都不会认为是为了说不好的地方才端出的白玉。对方会相信自己的表现是颗白玉,心情一定会很好。
那些因为嫉妒而来的指摘,请无视它。
不只是研究,这世上各种工作的成果,都建立于许多先人的血汗与悲欢所打下的基础之上,期许自己的名字,能刻再让下个世代人们飞向幸福的基石上,这是非常高尚的情操。
人生在世,难在如何和解。视如何遇这世间、与自己和解,生活、工作会失色,获益熠熠生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