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愿意,很多事情都可以定义为工作,或者说是工作的一部分。
最常见的是饭局。明明是喝酒吃饭,却非得说成是工作。觉得实在牵强,就说成是为了工作。总之理由到处都是。
饭桌有时候的确是工作的延续,或者序曲,这个我是有一些体会的。倒不是说对我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立竿见影的作用,我还没享受过(或释放过)一两场饭局搞定一件具体的比较复杂的事的经历,甚至也都没看见过这种经常被描绘得跌宕起伏的场景。
我曾在很多人那里听说过他们去某某单位收款,被对方领导要求饭桌上喝一杯给十万(或一万,根据描绘者生意的体量标定)这样的经历。说真的,我十分不确定这些绘声绘色的述说是否真的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抑或是道听途说的故事。
虽没享受过饭局带来的好处,也没亲眼看见过别人在酒桌上中立竿见影办成什么事,但我还是相信从长远来看,经常业余时间在一起的人只要有机会,多少会给予对方一些特别的关照,毕竟人情社会,业务不可能只在业务本身,不受任何因素干扰。这种长期密切交往的好处,我和我服务的企业是有体会的。
不过,我内心里还是认为,即便没有这些人情世故,工作照样也能开展。前提是自己够强大,不想占小便宜。只可惜,我是从来没为这种强大的企业服务过,从来都是想占点便宜。好在,被我占了便宜的朋友几乎都没有计较,他们知道便宜不是我个人收了,而是被我后面的企业拿走,他们更知道我与他们的交往,与他们的友谊是真诚的,没有以谋取个人好处为目的。
所以饭局是一个很管用,也很容易被理解的借口,以工作的名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以工作的名义行自我娱乐之实的项目——去对方企业访问,名曰为“考察”。如果正好是对方比较大,比较重要的客户,自己又是有相当决策权的人,那这种访问真的可能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免费旅行了,岂止于酒足饭饱。
这是最简单的逻辑,即便之前没有类似经历的程厂长也能轻松想象得到。所以,当我的老朋友,镇江药用玻璃厂的孙科长(当时已成了孙厂长)发出邀请,我的老领导老师傅老朋友程主任(同样成了程厂长)便欣然接受了。孙有足够的理由,他的企业离我们开会的杭州很近,可以说顺道就考察了我们车间这种剂型最重要的基础材料的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而作为分厂新晋领导的程厂长,对他的重要供应商现场考察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足够充分,程厂长自然也就跃跃欲试了。对我来说,当好程主任的陪同,这显然是一项正经的重要工作。
早安,十月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