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一首《赋梅》,一唱三叹,令人动容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一首《赋梅》,一唱三叹,令人动容

作者: 冰是睡熟的水 | 来源:发表于2022-01-24 20:44 被阅读0次

    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他爱使用大开大阖、纵横驰骋的笔势,仿佛不注重技巧,仿佛没有任何规矩,非常任性的把一堆历史典故堆积起来,又凭着一腔豪气,一支健笔,把杂乱无章的故事贯穿起来,结果就成了气势磅礴或沉郁悲凉的悲壮豪迈之歌。

    稼轩词多豪迈奔放,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同时又不拘一格,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赋予情感和性格,寄托自己忧国壮怀和忧馋隐痛的思想情感。《瑞鹤仙·赋梅》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作品。

    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这首词写赋梅,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借用环境烘托,一步步写出梅的清香、高洁与孤傲。诗人以梅比兴,整首词隐藏着个人身世之感与家国之痛,悲愤、无奈与不平之气跃然纸上。

    我们欣赏这首词,一定要先了解作词时的背景,才能读懂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该词作于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闽中任上。宋孝宗是个容易动摇的最高统治者,曾一度想给辛弃疾领兵北伐收复中原的重任,又被奸邪摇惑,对和战大计常怀犹豫,而错失良机。

    “雁霜寒透幕”,借用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点出寒梅的处境。既使有重重的帘幕,也挡不住寒威的侵袭,何况是在荒凉山谷中的梅花?此时寒梅未开,它的处境是恶劣的,心情是痛苦的。好在“嫩冰犹薄”,还不是最寒冷的时候,连天上的明月薄云也同情它,想要好好保护梅花的冰清玉洁。

    “溪奁照梳掠”趁着此时寒气不重,对着清澈的泉水从容梳妆,作好“一笑嫣然”的准备。不想学“含香弄粉”,煞费经营,所以“玉肌瘦弱”,内心凄苦。但是等到东风一来,梅花盛开,它的芳姿转瞬间让万花羞落,一笑嫣然。这是何等的光采焕发,何等的自信与乐观。

    下篇起笔寂寞,寒梅的家在哪儿?梦里家山,何时才能收复失地,再回家国?这里借用北宋林逋“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蓠落忽横枝”,暗示富贵非吾愿,栖隐亦非所期。既使把我移种园林楼阁间,亦只有顾影自怜,忍寒增恨而已。“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自己并不甘寂寞,空有一腔孤勇,一身才华,却无人认可,壮志难酬。而那一群狂蜂浪蝶,一味追逐目前的荣华,把大好收复中原的机会全都失掉了。

    “冷落黄昏,数声画角”,时机已失,大事不可为,就如这梅花,凄凄惨惨黄昏,大好芳华,便尔凋零。画角声中,《梅花落》一唱三叹,南来征雁悲鸣,此情此景,何其悲凉,何其难堪。是花是人,已是泪眼模糊。

    《瑞鹤仙·赋梅》结构严密而又声情郁勃,表达了辛弃疾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结尾与开端遥相互应,感情压抑而悲愤,层层推进中,言尽而意无穷,让人扼腕叹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一首《赋梅》,一唱三叹,令人动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qi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