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村上春树一改往日写作风格的小说,网上把它归为是超现实主义的一部作品!之前因为它的宣传力度曾一度蹬上销售榜首(这也是我想一看究竟的部分原因,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对村上改变风格的好奇)。虽说风格有变,但字里行间还是很村上的,和以往的小说一样总是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至少我读村上的小说有这种感觉),我读村上的小说从来没有笑过,也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幸福感,但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村上的作品。他的小说对人性的描写还是非常细腻的。再回到这部小说,说实话我没有完全读懂这部小说,这难道是应验了“一孕傻三年”的民间谶语,亦或是我的智商本就没办法理解村上所要表达的理念!
说到“理念”,那我便从这个词开始吧!小说的第一部就是理念篇,一个以为人画肖像画为生的画家与妻分居后住在一个朋友父亲的小屋。这个朋友的父亲是当时日本画领域有名的画家,现因身体原因住进疗养院。“我”(主人公)无意间发现了小屋主人藏在隔楼里的画作《刺杀骑士团长》,从包装看是主人决不想让人看到的画作。
好奇心往往总是事件发展的导火索,就这样“我”开启了超现实世界的大门。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离奇的事情:先是免色涉的出现,他点名只让“我”为自己画肖像画。小庙后的洞穴每天凌晨固定的时间发出摇玲声,对于洞穴免色仿佛比我还有兴趣并出资找人打开洞穴,但里面谁也没有,只有一个摇玲。然后称为理念的某种超现实存在的“人”,借用房屋主人画作里的骑士团长出现在“我”面前。还有“我”总是想起之前看到的白色森巴鲁男子,想起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说“你小子干了什么我都知道”,“我”还刻意为他画了肖像,但总是没办法画完,并感觉他的肖像画没有结果就是最完美的画作。接下来是十三岁秋川真理会的出现,免色怀疑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并让我以为她画肖像画为引子,找时机让二人相识,但免色并不想告诉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这种实情。
真理会的出现很好地引出小说的下一部——“隐喻”篇。真理会的突然失踪让整个剧情又增添了一种诡异的紧张感。我在小屋主人疗养院的房间刺杀了骑士团长(骑士团长的意愿)才能进入非现实世界,才可以拯救真理会,然后我再非现实世界遇见了“隐喻”,可想而知他也借用了小屋主人《刺杀骑士团长》画作中的人物。最后我在死去妹妹的鼓励下从非现实世界反回现实世界中,像极了婴儿从妈妈产道里出生的过程。
回到现实的地点竟然是小庙后面的洞穴,它是封闭的,“我”被幽闭在里面,并且里面有那个之前失踪的摇玲。于是“我”摇起它等待别人来救我(看到这我还以为有什么时空转换之说呢,因为之前真理会经过小庙附近的树林时恍惚听见过铃声),而最终救我的人是免色。到此为止某种环才可以闭上,真理会才会得救。
情节大概是这样吧,但我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比如真理会消失的四天是在免色家中,与非现实世界也没什么联系,这与我必须杀掉骑士团长(理念)才能进入非现实世界去拯救真理会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啊!还有为什么是“我”去救真理会,而不是可能是她亲生父亲的免色呢?为什么自己的女儿失踪了,免色的表现不够焦急,至少没有“我”这么担心真理会的安危,莫非免色知道真理会在自己家里,而没有点破?目的……书中好多地方我觉得有点牵强,就像特意去碰瓷一样假得明显又特想去顺理成章,当然这是我理解力有限才产生的错觉。我怀着疑问去上网搜了《刺杀骑士团长》的书评,还真有超强领悟力的大神们,他们分析的头头是道,那种深度是我费尽吃奶力气也想象不到的,不过还真是挺有道理的,真想听听村上春树是怎么想的!
小说的最后是“我”和妻子和好了,妻子生了不是我亲生的女儿,我欣然接受了她并很爱她!
小说的结局对于我(这回是真正的我)意义不大,我更感兴趣的是我的疑问,有机会再去领略网上大神们的解说,此感就到此为止吧!谢谢观看,不过还挺想推荐这部小说的,不知道大家看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