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奇峰的30堂心理课 学习笔记

曾奇峰的30堂心理课 学习笔记

作者: 品良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1-02-13 21:41 被阅读0次

    第23小节:关于学习

    2021年2月13日

    一,谁在学习?

    学习是谁的事情?但,也许学习会变成父母的事情,孩子被被“排挤”在学习之外。

    如果孩子学得不好,甚至厌学出现辍学,这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在学习的证据。

    1.父母在学习上过度焦虑。

    2.父母为孩子的学习主动做了太多的事情。

    应然:孩子有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愿望,父母帮ta实现。

    实然: 父母对孩子有很多愿望,他要放弃自己的主见,来实现父母的愿望。

    3.父母花了太多时间来陪伴孩子

    父母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注意力不集中,亲子间的冲突越来越大。

    父母的过度干预导致孩子学习欲望的死亡。以至于他的学习欲望在成年后很多年才能够“复活”,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复活。

    4.父母为孩子的学习牺牲太多。

    这里会出现一个因果倒置:父母的牺牲,可以使她理直气壮的抱怨孩子

    和孩子之间形成一个对等交易。孩子必须服从并赞美父母的伟大。

    父母也会把自己从前对父母的抱怨投注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父母化。

    建议:父母和孩子的学习保持一定距离,自私一点,去享受自己的人生自动离开可以抱怨的“道德至高点"。

    二,学习什么?

    狭义的学习,学习教科书里的东西,为了应付考试。

    广义的学习,指学习任何东西,尤其是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

    读小说,是除了游戏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心智成长的途径。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有中学时被父母禁止读小说的经历。

    孩子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知识,包括三个方面:

    1.确认自我边界,并且能够感知到他人的自我边界在哪里

    如果父母以学习为名,不断的侵犯孩子的边界,变得肆无忌惮。孩子在意识层面也会认为父母对我好,便丧失了反抗的力量,代价就是自我边界变得破碎不堪。

    一个自我边界不完整的人。很难想象他怎么”储存“和应用知识?

    2.共情他人的能力

    如果父母能够共情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比如自己做主的需要、游戏的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那他自然也知道,别人也有这样的需要。

    没有被父母共情的孩子,长大以后,要么会强迫性重复的吸引他人攻击自己,要么会因回避人际冲突,而变得自我封闭。

    三如何解决问题。

    当然是用智力解决问题。

    但是当孩子在学习上不能满足父母要求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有很多情绪,显得好像生生气、大吼几声,就可以解决问题似的。孩子学到了”这一招“。以后就会对父母、对他人、以及对所有事情,使用”这一招“。

    我们知道,情绪会使问题变得更大、更麻烦。所以,父母需要学习用智力而不是用情绪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成长为孩子可以模仿的好榜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奇峰的30堂心理课 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re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