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胀论(1)

胀论(1)

作者: 朴实李 | 来源:发表于2020-12-06 18:37 被阅读0次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

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

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

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过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相关文章

  • 胀论(1)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

  • 胀论(2)

    黄帝曰:愿闻胀形。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哆...

  • 胀论(3)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 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胜更始,四时...

  • 疫即外邪,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痧胀玉衡》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 作为一...

  • 胀,胀,胀!再胀要破了!

  • 论手指的酸胀发麻

    我发现练习太极拳的老师们的手指都比较粗壮饱满。 陈正雷师傅说这是因为长期练习太极拳的结果。 太极拳的许多动作在运行...

  • 颈椎 不得不说

    论颈椎的重要性: 颈椎1-2椎:头痛、头晕、头昏,耳鸣 颈椎2-3椎:头昏、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椎3-4椎:颈部...

  • 睡意稠浓中,只见一声熟透了的呼唤音,煞入耳弥,我掀开被褥,以前不见古人后续无来者之科幻片似的,瞬霎开门。 ...

  • 肚子胀 一个大气球 放到了肚子里 左右晃动 上上下下 抓不住 排不出 气聚丹田之上 想放气于丹田之下 怪哉 肠子做...

  • 连续两天母亲依然腹胀的难受,胀的厉害的时候总说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她的腹胀问题。形容腹胀的厉害像从里面炸开一样,说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胀论(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ta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