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一起来读宋代的话本小说。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就是话本的产生。
一、说话的兴起与繁盛
话本的产生和说话这种技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的说话就是后来所说的说书。说话的话字是,故事的意思。讲故事这样一种人类行为是由来已久。但是作为一种技艺,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候的。那些倡优、侏儒这样一些以滑稽逗乐的表演为职业这样的一类人。
但这些倡优侏儒主要是朝廷贵族所畜养。他们主要是为他们服务的。《史记》的《滑稽列传》记载和刻画了其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我们现在看到,在《汉书》的《霍光传》里面就提到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所谓的乐人就是一些表演艺人。
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的陶俑里面有一些说唱俑,其中有一种叫击鼓说唱俑。这个击鼓说唱俑表情生动,肢体动作非常的夸张。他一只手夹着一面鼓,另外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腿翘得高高的,手在舞动着,这样的一个陶俑,给我们了解汉代时候艺人说唱表演,提供了非常形象的材料。
汉代以后这些说唱表演的相关记载,可以说是代不乏书,零零星星的有很多类似的记载。真正的作为民间的说唱的职业性的表演,是在唐代开始兴起。因为唐代城市市民阶层开始形成,适应市民阶层的娱乐生活,这些说唱表演也就应运而生。另外唐代佛教盛行,为了参加佛教,有一些和尚就面向大众进行佛教故事的宣讲,这就是所谓的俗讲。
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变文,这些变文就是唐代和尚俗讲的底本。说话这个技艺的繁盛则是到了宋代。宋代城市进一步发展,宋代的东京汴梁(现在的开封),然后南宋时候的都城临安(现在的杭州)有大量的说唱艺人活跃期间。我们说宋代说话的繁盛,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说书人他们有自己的专门场所,这个场所就是瓦肆。或者叫瓦子或者叫瓦舍。根据《都城纪胜》的解释,它说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梦梁录》解释这个瓦舍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就这一个瓦子是人员辐辏,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的地方。瓦子里面有各种各样技艺的表演。
另外还有餐饮商铺,各种商业场所,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和休闲娱乐的综合体。瓦子里面又用这个栏杆划出不同的区域,所以又叫着勾栏,这些地方是说书人说唱艺人表演的专门场所,因此说唱艺人就有了自己专门的固定的表演场所。这是这种技艺成熟和繁盛的一个标志。
体现说话成熟和繁盛的第二个表征,就是有了具体的分工。这个分工就是所谓说话的家数。说话分不同的家数,这个家数主要是根据说话的题材,和他们表演的形式来进行区分的。
关于说话的家数,宋代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里有一段记载,当时说话有4家。但是到底是哪4家?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因为《都城纪胜》对这4家的介绍并不清晰。
另外《梦粱录》里面,也沿袭了《都城纪胜》的说法。说实话有4家,同样也没有清晰的区分到底是哪4家?从宋代人的记载,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话本的材料来看,这4家里面有两家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一家叫小说,所谓的小说按照《都城纪胜》里面说,小说,谓之银字儿,这银字儿,其实是一种乐器,相当于现在的唢呐。大概在说话表演之前要吹唢呐来吸引听众,那表示说话这一场的表演即将开始。
《都城纪事》说,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小说的题材内容大概包括了烟粉,就是烟花粉黛。粉黛指那些青年女性,这些故事大概和爱情题材相关。灵怪是指志怪的故事。传奇大概是运用唐代传奇小说的题材,由说话艺人来演绎。公案是指那些作案破案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