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块大白板,拆开发现,一面折痕了一块,有点纠结要不要退货。但手没停下来,三下五除二就组装了起来,结果舒畅了,退货的想法被赶到了角落。把问题点发给售后,得到一些补偿,更舒心了。
有意思的事情。从纠结到舒心,这里面的什么要素,产生了什么效果,让改变得以发生?
有个说法叫“宜家效应”,宜家一般卖的是半成品家具,买回去后需要自己组装,这虽然给顾客增加了些麻烦,但结果出人意料,顾客对宜家更喜爱了。这多出来的那些“喜欢”,其实就是自己的行动。
畅销书《影响力》一书说人类大脑有个怪物,喜欢执拗地追求【承诺和一致】,这也是影响他人屡试不爽的方法。
这次亲身经历,完全地验证了这个效应的神奇。
想起之前与跑步作斗争的那些日子,也多次运用了这个效应战胜懒惰。每当跑步时间到了,但状态没到的时候,告诉自己先把运动服和运动鞋穿好,如果状态还没来可以随时反悔。接着再进一小小步,扭扭身子扭扭脚热身一下。状态还没跟上?那就出去走两圈,不跑......然后基本上每次都能完成任务。
推而广之,如果遇到了重要但自己没兴趣的事情,如何让自己没有仇恨地着手做它呢?可以试着“各个击破”,先做一点容易、没有压力的相关事情,然后随着状态的变化慢慢步入正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