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宜家效应

作者: 芥子未末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16:25 被阅读72次

​宜家效应是指用户对某一个产品投入精力后,提升了对该产品的价值感知。宜家是来自于瑞典的家居用品商家,宜家的家具通常需要用户手动组装。类似的还有乐高,都需要用户自己组装,付出劳动。而用户完成组装后,会对这个产品产生良好的价值感知。所以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可以适当采用宜家效应。

关于宜家效应

在你的目标用户中,定制和合作的需求越多,宜家效应就越重要。当任务完成时,宜家效应可以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并将用户和产品紧紧关联。用户投入的精力会转化成对于产品的喜爱。有数据显示没有消耗用户的精力并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例如在折纸鹤时,亲手折纸鹤的人对于纸鹤的喜爱是非亲手折纸鹤的人的五倍。

需要指出的是宜家效应不是关于付出精力的多少,而是任务的完成度。如果在完成组装后很快就拆解,宜家效应并不能起作用。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甜蜜度。

在1920-1940年代,美国的食品加工厂希望减少用户制作蛋糕的时间和劳动,于是简化了制作蛋糕的过程,只需要添加水和烘焙即可,然而销售很快受阻。

Ernest Dichter在调查后发现原因是投入精力程度,过于简化的制作过程让用户并不能体会做蛋糕的乐趣,感觉像从蛋糕店买回来一样。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沿用之前的做法,用户需要自己打鸡蛋,搅拌等等一系列步骤,结果很快销量回升。

用户需要投入精力,并且从过程中感受乐趣,而不是仅仅看到结果。

对于用户,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使步骤简化并不一定能提供良好的体验。用户必须通过打鸡蛋、搅拌,感受其中的乐趣,才能提升甜蜜度。

在设计中应用宜家效应

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户付出精力可以能增加产品认知价值。那么如何在设计中体现这一点?

“即使需要付出更多的钱,用户也更愿意购买可以组装的产品。”即付出越多,产品价值越高。那么如何控制付出程度是核心,此时就需要击中用户的甜蜜度,即付出合适的精力,同时提高贡献感知。在设计的时候,随时需要让用户感知这个产品的可控性,简单易于操作和高贡献感知是宜家效应的核心。

当用户感到可以控制产品并付出适量的精力,就会建立与产品的关联。例如设计可编辑的模版以到达宜家效应。让用户感知app的“活跃”,促使用户编辑模版。或者引导用户完成自定义设置,完成简易的操作任务或者设置窗口部件。

简单的操作可以让用户付出少量的精力,并提高贡献感知。长此以往,甚至可以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

有时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会减少用户使用的乐趣,所以设计时要思考是否将用户的操作成本降到最低是合理的设计。

原文:uxplanet.org/design-principle-ikea-effect-2d908b2de81


欢迎转载,记得标明出处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Yinteraction

相关文章

  • 【译文】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是指用户对某一个产品投入精力后,提升了对该产品的价值感知。宜家是来自于瑞典的家居用品商家,宜家的家具通常...

  • “宜家效应”

    在十一这个假期里,刘澜老师在他的《学习之美》学习群里面发起了一次“学后感”,“用后感”的征文活动,最有意思的,他还...

  • 宜家效应

    “让消费者自己多动手,从而让他们更喜欢这个东西,赋予它更高的价值”这一现象称为“宜家效应”。 科学家认为“宜家效应...

  • 宜家效应

    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例子1:宜家提供了大量买回去需要自己动一部分手的半成品家具,当人们拼接完成,会对...

  • 打造高传播率内容40讲(32—34)

    课程回顾: 第三十二讲—如何提升参与感 运用宜家效应来提升参与感,宜家效应也叫参与原则。 用心才能开心,投入才能深...

  • 如何让人们爱上你的产品?来看看宜家效应

    设计原则:宜家效应 如何让人们爱上产品 宜家效应是一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成果和感知价值的认知偏差。它基于一...

  • 晴天|图卡17:单核工作法图解(20200623)

    关键词:工作方法 高效 时间管理 图卡:17 为什么称为“宜家效应”?去过宜家购物的人都知道,宜家的产品很多是需要...

  • “宜家家居”效应

    徜徉于宜家家居琳琅满目的展示间,看着那些新颖的书桌、灯具或者书橱,想象着自己组装各种家居,想必是一番美好的景象。看...

  • 30、学习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是消费者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的价值产生高估的价值判断偏差现象。消费者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

  • 日报2

    认知偏差 :宜家效应(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Norton在2011年发现的效应) 当人们自己构建一个特定的...

网友评论

  • truelie:标题写错了,底部导航栏是你的另一篇文章
    芥子未末:@truelie :sweat::sweat::sweat:标题写错了:sweat::sweat::sweat:
  • truelie:文中貌似没提底部导航栏的设计哦

本文标题:【译文】宜家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cj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