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中医的养生智慧

古中医的养生智慧

作者: 牛一木几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20:11 被阅读0次

中医学:天地人一体的学科体系,越学越简单,入门难,精通不难,难学是受现代学科体系的制约,认识天地人才理解纲领性的东西!

天:时间,有了宇宙万物的运行,才有时间存在。

地:空间,人生活在空间中,时空中,时空是从宇宙万物中来理解,阴阳是从宇宙万物的产生来理解,从无到有,有了以后,相对又出现一个无,是有和无产生了宇宙万物,就像太极图一样运动变化,但是这个图的变化我们得把它分割开来理解,分成四部份:中间有一块不那么运动的称之为土,向上运动的为木,向下运动这部分为金,上到顶点转折向下为火,降到最下面转折向上为水,这是最简单的阴阳模型。阴阳是一个整体,就像手掌一样,有手心就有手背,手心多大手背就有多大。这种阴阳不是讲如:两只手,一只手有多大劲另一手也有多大劲,两只手放一起就平衡了,不是对等的。所谓阴阳,阴平阳秘,阴要平和柔顺,阳要坚强固密,他是一个主从关系,就像国家,黄帝是君,老百姓是民,君为主,民为从,这种主从关系并不意味着不平等,生命的主导来自于阳的流通。就像地球和太阳是一对阴阳,当太阳的光覆盖在地球上时,地球吸纳了这部份能量,照在地球的最表面并产生了阴阳的循环,并在循环中产生了生命。学中医就是从阴阳到五行。

换个角度来讲:从周易的卦来说,纯阴叫坤卦,纯阳叫乾卦,因为阴阳的相互交流又产生了六卦,这种卦就不纯阴不纯阳了,不纯阴不纯阳的混合体叫气,六种物质就叫六气(巽坎艮离兑震)

讲这些有什么用呢?李可讲了一个观点:阳虚之人十有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为什么当今这么多阳虚之人,是时代生命的本质决定的,从这时代来讲:阳能量,阴物质,现在的人晚上睡觉睡的晚,伤了肾中元阳,再吃凉的,或冰箱里冷的,伤了脾胃,中阳被伤了,夏天有空调,毛孔打开的,春夏阳气在外,秋冬阳气在内,夏天冷气一吹进入体表,不只元阳伤了,表阳也伤了。

中医里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有它一定的气味叫四气五味,禀受于天的能量,寒热温凉,味:酸苦甘辛咸,吸收起本来的营养成分,那么在这个时代,很多食物是催生出来的,既然是催生出来的食物,说明他的时间短,在宇宙中没有时间的积累,禀受不了这个灵气,仅仅只有物质的成分,造成阴的物质很强大,中医有句话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寐。如果吃食物吃的多,还是觉得饿就是营养过剩,灵气不足。

中药里有很多补气的药,人参,黄芪,党参。当作野三参来对待。生长年份越长越好。气禀受于天,实际上靠时间来到这些产品里了。如果没有这种能量,气就不足,10年是好人参,20年就了不起了,30年当作野山参来对待。在如今的阳虚时代,就是补灵气的时代,就要吃补有气的东西,不要大鱼大肉的吃,吸收了的才叫营养,吸收不了的营养不叫营养,营养补充并不是你吃下去就会变成你的营养,就像说吃了猪肉要变成人肉是很难的。要不断地分解,分解,再分解,变成人的DNA。加上能量合成人的细胞。

因此,在生活中气和味调配好,不要吃过多的有营养的,多吃有气的食物,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黄帝内经讲过,饮食有节,就是告诉你哪个该多吃,哪个要少吃。五谷为养,就是说吃五谷杂粮是主要的,而不是靠肉蛋奶养,蔬菜水果为辅助,最后才是五畜为益补益的就不能多吃。说明饮食结构比补充营养还关键,就像种庄稼一样,天天施肥,那个庄稼一定会烧坏的。所谓营养,就是气和味,能量和物质无法单补。而现在的产品不管吃什么,都有好多激素的残留,很容易让人发胖。

接下来说说时间在养生上重要性,我们无法超越时间,感知不到,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睡觉,天黑睡天亮起,现在人是睡得晚(天黑一小时后睡觉,天亮一小时前起床)当大自然阳气收摄起来,相当于补了肾了,收回来了。人体的肾不是想象中的水,好比液化气,一旦释放出来就变成火,白天冒出来一点点做饭,脾胃像一个锅,下面有火。身体的问题时间长了变成肾的原因,万病不治,求之于肾。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补充食物来运转,肾呢?锅底下提供能量提供火一样。天黑了,老天把你耗出去的阳气给收回来。封藏的越好,能量越足,天黑一睡觉就补回来了,人体和天是一个整体,同步就能强化你的磁场,相当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白天睡觉呢,只能是你自身的小系统补充修复,而得不到大自然的能量补充修复。人睡觉不是简单休息,而是修复。但现在人做不到,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到回归到时间养生上,不要太关注于季节,一天一夜也是一个季节,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

我们要知道,大夫是帮忙的,人的病是自己好的。比如说人被砍一刀西医给你包扎缝合,中医呢,活血化瘀止痛,医疗的作用只是给你一个愈合的条件,这才是医疗的本质。古中医是从阴阳的巨系统里考虑养生的问题,在这个观点里还有一个形神一体观。古中医认为,生命的组成形和神,如果形神分离,生命就此结束(好比手机形是硬壳神是软件驱动程序。)

在这里,脾和肾是一个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之说,脾之本藏的人的意念。脾胃好的人他的意就足,思虑就比较缜密简单,把事情能做到底。如果软件不好,也会影响硬件,叫思伤脾,。脾伤了,会思虑多乱甚至焦虑。在养生上调脾胃,就应该吃的少一点,好消化一点的东西,功能就容易恢复,思虑也就少了。肉体怎么养好?还包括精神怎么养好?脾藏的是意,肾藏的是志。肾气足就想学习了,基本上都是在青少年15岁。但如果经常熬夜,就容易把肾气给伤了,伤到一定时候什么都不想干,把自己伤了,像治疗严重的抑郁就要从补肾入手,老年产后抑郁就都是肾虚了。这就是形神一体观来考虑精神方面的养生。

最后再说说五行吧。相生相克都是好事情,没有好与坏。好比一杯水。属阳,还是属于阴。相对于来火来说。它是属于阴,对于冰来说,它是属于阳,都应该有一个基底参照物,思考要考虑到在哪个范围内思考。古中医研究的世界范围是银河系,在银河系里画了个坐标,任何东西都围着这个坐标转,现代研究的东西是太阳系。

系统真正要去理解古中医,要建立自己的范围知识体系,有的民间中医入门快见效果快,就是有与古中医的匹配的世界观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没有坐标,没有,阴阳是划分不出来的,阴阳是相对的,好坏也是相对的一个事情,手心有多大,手背就有多大!

相关文章

  • 古中医的养生智慧

    中医学:天地人一体的学科体系,越学越简单,入门难,精通不难,难学是受现代学科体系的制约,认识天地人才理解纲领性的东...

  • 传承中医药文化——古世传承

    古世传承中医养生,循古世祖师足迹,尊古世中医医道,重古世秘法之本,还古世医德之魂!取百年传统中医养生之精髓,传百年...

  • 御竟堂每日养生(源习自然颜灵君殊荣分享)

    今天 5月31日,星期五,农历四月二七,御竟堂〈每日养生语〉 古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区别: 古中医是以《黄帝内经》和...

  • 艾灸养生系列课程-第一课

    艾灸养生系列课程 鑫坤养生 王国红13932799362 发心:多年从事中医古手法养生行业,学习多位老师手法,系统...

  • 张仲景的《伤寒论》

    一个可以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习,传承几千年的岐黄医道。多学学中医养生。一起学习古中医。 今天学习一个张...

  •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一)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1、天人合一养生之道 古圣贤讲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作为中医养生文化开...

  • 养生全科

    北京珍鑫国际中医研究院 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

  • 疾病的不同阶段和未病先防

    古中医养生,先有体质后有疾病,何为体质? 中医体质剖析:体质,就是人体的素质,是人体从父母遗传而来、出生受后天的天...

  • 健康管理师学习~第十章

    学习到中医养生学这一章,愈发觉得大健康产业的无限流量。然而,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就有这么多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

  • 初天麟:【中医养生】四时养生先善养气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初天麟/文 时下,中医养生成为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张焱结合《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中医的养生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yy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