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仲景的《伤寒论》

张仲景的《伤寒论》

作者: li冰bing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20:10 被阅读0次

一个可以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习,传承几千年的岐黄医道。多学学中医养生。一起学习古中医。

张仲景的《伤寒论》

今天学习一个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方剂:桂枝甘草汤

桂枝12克, 炙甘草6克。

这么简单的方子也能治病。

有的人心脏不舒服就出汗,汗为心之液,汗为血中之阴,这里能看出什么问题呢,当你出汗过多,或者大汗淋漓的时候,心脏可能有问题。

心脏病突发。

这说明,一个人汗过多的时候,一定与心脏有关。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方剂:桂枝甘草汤  只有两味药  桂枝12克, 炙甘草6克。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适应情况:出汗过多,内伤心阳,导致心阳受损,发生心悸,喜欢用双手按压着心脏部位 。一般对心律不齐、失眠、腹中气上冲、神经官能症有调理作用。

2、 失眠:该类型失眠一般烦躁、彻夜难眠,有过出大汗的经历。桂枝12 克,炙甘草6 克。【桂枝甘草汤】

除了治疗心悸,心率不齐,还对失眠,肚中有气往上冲,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的作用。药不在多,而在于配伍。一阴一阳对心脏的调节作用非常好!

3、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心悸气短,头晕容易受惊吓,全身乏力。桂枝12克, 炙甘草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最好初期服用,情况较重者服用效果较弱)。

4、 浑身疼:心慌气短、浑身无力,浑身疼痛。桂枝12 克,炙甘草6克, 白芍10 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汗出的太多,心阳不足了!

冬天也出汗:【桂枝甘草汤】再加金匮肾气丸。

张仲景的《伤寒论》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的学习方法

    首先《伤寒论》是本什么书?《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

  • 张仲景的《伤寒论》

    一个可以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习,传承几千年的岐黄医道。多学学中医养生。一起学习古中医。 今天学习一个张...

  • 艾灸

    扁鹊曰:世间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命? 古籍艾灸论 助你找到健康新方向! 伤寒论 ——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

  • 慢慢学习伤寒论《一》

    学习伤寒论之前,先了解一下伤寒论的来历,所以要从伤寒论的序开始学起,我每次读伤寒论的序感觉其实就是张仲景的血泪史啊...

  • 随笔(二八三)

    张仲景和《伤寒论》(一) 有人认为《伤寒论》只是论述人体感受寒邪而得的一种外感疾病,其实这是对《伤寒论》非常不了解...

  • 中医感想(一)

    今天再次翻开《伤寒论》,细细阅读张仲景的原序,心中别有一翻滋味。 张仲景原序提到“余每览越人入虢...

  • 《伤寒论》序:张仲景

    [原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guó)之诊,望齐侯(hóu)之色,未尝不慨(kǎi)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

  • 岳美中谈读古医书

    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张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 张仲景最讲求的是辨...

  •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一下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都是中医经典,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

  • 为何古人死于冬天,现在人死于夏天!

    中医里最经典医书有《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 其中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著作。 为何起名只有伤和寒呢! 其实主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仲景的《伤寒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bo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