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更愿意听你的

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更愿意听你的

作者: 李思睿vicky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15:04 被阅读0次

    关于这个主题,我想首先要和大家沟通的是:让孩子能够听父母的,不是操控。可能有些朋友会说:“老师,我没有和孩子说过,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我说的都是对的这样的话。”

    我想要明确的是,不管说过,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我们有没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同时我们有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有可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而忘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实这两句话只是一个意思,真正的含义,比如说父母要守好父母的界限,父母要放下自己想要去操控孩子的念头,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解读到的。我经常说,孩子对于父母是一生的牵挂,同时很多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也真的是一份非常厚重的爱。

    而且有一些父母经常说,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所以孩子你得听我的,不吃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这样类似的话的背后,其实反映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一份爱,一份关注,一份期待,其实也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一份操控。而且这份操控,就好像如同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爱我们一样。

    也许方式不见得恰当,但是本身就是一份与生俱来的关系和爱,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爱导致到孩子未来不能够发展出自己的能力,不能够成为他自己。那这就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了。

    我看到了一些朋友提出来说孩子拖拉,不好好吃饭,沉迷游戏,或者自我约束力不够等等,这些确实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会出现的一些状况,请注意我说的这只是一个状况,我并没有说这是他的缺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少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这样的没有这样的情况,包括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青少年的案例,几乎家长们反映的问题,在我做的青少年个案当中都有这样的问题,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家长,可能你面对的就是一个两个可能最多三个,四个孩子。但是我面对了大量的青少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其实是一个共性,并不是说只有你的孩子才会表达出来的,那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放下我们所看到的,他的所谓这样的一个缺点,而真正了解这就是他成长过程当中的一种经历。

    试想一下,在我们还是别人孩子的时候,我们在父母对我们的这份关注当中,会认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那个时候因为一些生活的压力。甚至有些时候父母就算讲到了,也不见得像今天的父母一样,那么关注你有没有改变。那我们在后来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也一点一点地经有自己的成长,慢慢的改变过来了,所以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之下也一样会改变的。

    所以请各位父母静下心来,可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呢,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拿笔或者手机来记录一下。在这个同时也可以再想一想,孩子目前有哪些不足呢,你能够写出多少条。我曾经引导过数万名的家长来做这样一件事情,然后大家都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事,实际上,孩子身上的优点远比孩子身上的缺点多,那这就很有意思了,为什么孩子身上有那么多优点,父母有可能会忽略掉,不问你就想不起来。但孩子身上的不足却不断的经常被提起,就好像孙悟空脑袋上的金箍咒。只要父母一念,孩子就会觉得很头疼。而父母很多时候也说,其实我也不愿意念这个金箍咒,但是又不得不念。

    同样,我们在从孩子的角度上来感受一下,父母看到我身上有很多的优点,经常肯定我,那我和父母的关系会怎么样呢,相信因为这份肯定,孩子的情绪会更加好,那情绪好了,关系也自然会更好。那么这样的一份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什么地方做的不恰当的话,那也许这个时候父母在学会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是不是会更容易接受一点呢?

    所以请各位父母看到孩子的全部,而不是只看到她不足的那个部分,这叫做对孩子全然的接纳。试想我们在过去和自己的父母相处的过程当中,如果父母总是说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那尽管我们今天成为了父母,我们不养儿不知道父母之恩。可是我们即使理解了父母曾经的说教,指责或者惩罚等等。但是曾经的一些批评的言语行为,何尝不也是我们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伤痛呢。

    以至于今天有一些朋友,即使自己身为父母,但是在对父母的孝顺方面,可能能够从生活,经济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但是让他多陪父母说说话,或者说给父母一个拥抱,都很难。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意味着有一些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曾经因为父母做的一些不恰当的事情,也许是一些言行,也许是一些行为。就会影响到我们和父母的那样的一份关系,那今天我们可不可以尝试着给孩子一些更多的接纳,而避免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缺憾呢。

    如果我们曾经作为孩子,能够得到父母全然的接纳,也就是说:不管我做的好或者不好,父母都对我全然的信任,全然的理解和全然的支持,我会不会是一个更幸福的孩子呢?也因为我们曾经是别人的孩子,所以我们现在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可以尝试着走出父母,过去对我们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选择全然的接纳孩子,那么我们能够这样做,也就建立了一个和孩子能够良好沟通的环境,有了这样的一个很好的沟通环境,是不是就有了让孩子听我们说话的更大的可能性呢?

    所以,无论是我们关注伴侣,还是关注孩子。其实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全然的接纳也就是一份全然的爱。

    最近有一档很火的节目奇葩说。这个节目当中呢,据说云集了华人华语世界当中最会说话的人。里面有一个辩手呢叫詹青云,九零后哈佛的博士。她被评为最学霸型的辩手,并且有可能是年度最佳的辩手。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想培养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他的父母一定费了不少的心思。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呢,他曾经疯狂的忘乎所以,把地板也弄坏了,把吊灯也砸坏了。曾经从小学的时候呢,她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垫底,甚至被老师预言她连高中都考不上,曾经因为违反了学校的纪律,然后被学校请家长。曾经因为晚睡晚起痴迷武侠小说,也没有少挨学校老师的批评,而且她爱玩游戏,初中就谈恋爱,大学频繁的换专业。还代款100多万留学。似乎所有让父母操心的事情在她身上都发生了。但是他的父母唯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全然的接纳和信任。所以她的妈妈作为一个老师,看到她那么爱看书,然后就在她放假的时候,都直接把她放到图书馆,让她去看书,而当他经历一些挫折,说很努力也学不好的时候,她妈妈就跟他说:“我掐指算过了,你到四年级就能是好学生了。”但到了四年级,成绩还不好,她妈妈还是很轻松的跟她讲说:“用着急,我又算过了,你到了初二,你成绩就好了。”结果他真正成绩好,是过了高一之后呢,才开始成绩好的。

    所以,孩子在妈妈爸爸这样一份全然的爱的包容之下,他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发挥的非常的淋漓尽致,所以就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自主的孩子。

    也许这个例子可以给我们的父母们一些启发,用我们今天这样的方式,尤其是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一些呈现出来的不太好的现状,导致到说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都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焦虑,因为这份焦虑障碍到了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从心发出的一份关心和爱。

    那试想一下如何,如果孩子不能够感受到你对她这样一份全然的爱。你又如何让孩子听我们的呢?

    我修改了孩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这首诗当中的一段儿送给各位父母们:

    从今天起,

    做一个轻松淡定的父母,

    陪伴他,支持他,引导他

    从今天起关心他的情绪和成长我有一个优秀的孩子

    面朝未来

    快乐

    美好。

    也就是说,当你愿意选择。去用一个全然接纳孩子的状态给到孩子更多的信任的时候,也许你的孩子就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好了,就好像我前面举的那个哈佛的学霸孩子一样。有了全然的接纳,放下了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念头,我们才有机会呢。走进孩子,孩子才有可能会有听我们说的意愿度。

    我们究竟怎么样和孩子沟通呢?请注意,我说的沟通,指的是以支持孩子不断成长,进步为目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做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而不是让他听父母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我们相信孩子,一定会为自己负责任。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每个人生下来本自圆满俱足。

    作为父母,我们既要会说,还要学会问好的问题。曾经美国的一位语言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在有效的沟通当中,文字只占7%,语音语调占38%。肢体语言占55%,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化的比例。透过这个比例,可以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沟通,文字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而我们在肢体语言上和语音语调上,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沟通,其实对孩子来讲会更重要。

    所以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留意一下,真正让孩子不开心,不愿意沟通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父母要求孩子早上快点儿的时候,表情通常都不太和善,声音有点儿大,语速也比较快,忍不住可能就会说,叫你早上早一点就是不听,懒懒散散的,看看快要迟到了吧,所以其实真正让孩子不舒服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你用什么样的眼神,你有什么样的表情,你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和孩子去表达,试问一下,如果你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孩子,然后温柔地说:“宝贝儿,你得快一点儿,否则的话,你要赶上校车就有点儿困难喽,变催促为提醒,孩子感觉好了,会不会行动力就更强了一些呢?

    再举个例子,孩子玩儿游戏的时间有点儿长,你大声的说:“讲了多少次,让你不要玩儿那么长时间,就是不听,还要我讲多少次。”然后你眼神特别犀利的看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只要把头抬起来看,到那个眼神都有可能会被那个眼神杀死,所以也许孩子他宁可选择低着头不看你。在这种时候他不愿意去做一些调整,你所看到的现象就是她似乎在游戏当中会玩得更久了。任何时候,温柔而坚定的对待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功课,那有些父母会说:“老师,我好好跟他说,他不听啊。”那请留意一下,你所说的好好说,有可能是随着你整个声音的音调的降低,你的语气也失去了一份坚定,那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让孩子听也不太容易。有一些父母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呢,发现和孩子沟通越来越难了。以前可能是训导孩子,现在就会变成和孩子商量,说要和孩子做朋友。然后说:“儿子,咱们能不能少玩一会儿游戏,好吗?” 那就变成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商量的语气,孩子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不好。

    所以从这刻开始,你要带着时刻对孩子状态的一个观察,同时调整自己和孩子交流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以及和孩子交流的所使用的这些文字,对于任何一个父母来都是非常重要,同时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个功课。

    在文字的表达方面呢,我们经常会和孩子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但是你会发现越说不要,这个行为就越是会不断的发生。那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对于不要的否定词接收不到的。所以你跟孩子说不要拖拉,他实际上收到的是拖拉,不要玩游戏,收到的是玩游戏。所以你想要孩子更加听你的。就是要改变你和孩子交流的语言的方式,把不要先变成要怎样。比如不要玩游戏,可以改成你玩15分钟或者玩半个小时,就要放下手机去休息一下,或者再去做一点儿别的事情;不要磨蹭,你可以改为快速一点儿;不要太晚睡觉,改成你应该早点儿休息。当你的指令下达的正确的时候,他的潜意识接收到的正确指令的执行的可能性也就会大一些。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你可以问孩子,是打算先休息一会儿再做作业,还是做完作业之后再休息玩儿呢?如果没领呢,会带来孩子情绪上的一种对抗。所以如果你先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在询问孩子的选择,那孩子不仅接受到了父母的爱,同时还接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信任。

    比如说孩子今天起床跟你说:“妈妈,我不想上学。” 那你就可以问问孩子是什么原因不想上学,同时你还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下,如果不上学可能会碰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老师会不会批评,老师会不会对您有不好的看法,那不去学校的话,是不是你没有办法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了,或者不去学校的话,那你落下的功课,那明天会不会有更大的压力等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选择,可能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一些后果的时候,请相信每个孩子都会为他自己做最好的选择。所以引导孩子比命令孩子更有效果,你不断的发问就可以让孩子不断的思考。那么有思考之后,他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的提升。那他自己选择了,也不会对父母有所抱怨,那未来他对自己人生负责任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了。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想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任何时间一定是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再关注事情本身。包括对事情本身的关注,也是基于事实的关注,不是回到家看到孩子表情不好,就说你怎么又不高兴,当你有了这样的一份评判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和孩子产生对抗。你可以基于事实的表达,跟孩子说妈妈看到你头低着,小嘴紧闭着,是不是今天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啊,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那然后再了解究竟什么样的事情就会更容易。

    所以不管是孩子多大的年龄,你都要充分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我最坚强的依靠。因为这份依靠不管我在外面碰到任何的打击,我都可以面对。我刚才举了一些例子,都是用发问的方式在和孩子交流。所以能够问的,不用说。因为很大程度上你说出来的都是基于你自己经验的一份主观判断,而能够问出来的,代表你对孩子是保持着一份好奇心的,你只有保持这份好奇心,你才能了解他的生活,你才能真正走进到他的生活,你才有机会去引导他,有了机会引导他,才意味着他有机会有意愿度会愿意听你说了。

    最后总结一下,孩子愿意听你说,首先是因为你能够关注他整个,先是因为你会对他有一份全然的接纳,理解,包容,支持,其次才是真正去跟孩子说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更愿意听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au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