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课的教学与反思

成长课的教学与反思

作者: fish于杰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6:01 被阅读0次

      本学期成长课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需要进行融合课的教学。前边几个星期听了其他老师的课程,在大自然有声音这个话题里面,语文和科学课程、阅读和手工课程的融合课教学都是非常流畅的,两位老师共同完成,孩子们在话题中学到了更多知识。这一话题是有趣的动物世界,如何将学科课程融合在主题里面,让孩子们在快乐和轻松的课堂里。姜老师在第一节课使用了《大头鱼历险记》这个让孩子们有很多思考空间的绘本,那如何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融合进一个故事里,在反复的思考之后,选择了《大头鱼上学记》这一个系列的绘本,对故事稍微进行了改编,我想这不仅是一堂数学课吧,还可以带给孩子们一点小小的自信。参考青岛版和人教版的教参、优质课实录后,明确了本节课的数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大头鱼是一只有点胆怯的鱼,它来到新学校,却总担心自己学不好,在这一节课中,孩子们就要和大头鱼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它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引到了这节课需要学习的“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内容。首先孩子们自己选择用小棒或计数器进行操作,操作是理解算理的基础。孩子们通过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得出计算结果。结束后,孩子们进行交流,在讲台上讲清楚他们操作的过程,再根据他们操作的过程说出算式的口算过程,进而促进孩子们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完成主要的教学过程后,我们设置了巩固练习,孩子们口述计算过程,分别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进行巩固。最后进行回顾比较“26+3”和“26+3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相同数位相加”这一概念。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学会了知识,大头鱼也跟孩子们一起学会了今天的知识。从刚开始的胆怯到最后的学会知识,虽然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但是孩子们也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学会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中并没有进行竖式的教学,目的也是通过口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组成,口述表达出算理的过程,由形象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选择计数器和小棒这两个学具,学生自己选择并进行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思考并得出结果,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在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直接说出计算结果。当然,课程的设计是理想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课程的教研过程中,学习和整理了很多建议,这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1.学生往往知道如何计算,但在口头表达时却不够准确。在这个时候,却有些着急的告诉他们标准答案。较好的做法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一步步说出正确答案,并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巩固练习。这也体现了课前对孩子们的预设不够全面,针对这一问题,其实还应该多看一些数学名家的课堂实录,提高教育机智。2.由于时间的原因,课程没有讲完,所以并没有进行课堂总结。但是一堂完整的是需要总结的,即使最后时间不够,也学要拿出几分钟总结,使孩子清晰的了解到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收获是什么。

3.整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掌握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如何在巩固重复中既要有新鲜感,让掌握的好的孩子在新鲜的刺激下始终跟随课堂的节奏,又要让学的慢的孩子在不断巩固的过程中把这一个知识点学会。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设计不同的问题。

4.课程中,可以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强,当遇见小棒不够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前后桌一起合作完成摆小棒,而是首先举手找老师解决问题。同样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是,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是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而是直接找家长和老师帮忙,虽然这是解决问题最快速的办法,但是还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互助的习惯。

      成长课带给我很多思考,对于以后的课程认识到不足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探究。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孩子们还比较积极,但我想他们的课堂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想要课堂变得高效而富有乐趣。最近年级共读《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也给了我们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指导。教师要赞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后的课中,努力加入游戏,孩子们天生热爱玩耍和挑战,游戏的课堂让她们更投入。还有就是让她们动手操作,并进行交流与分享,才能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还需继续修行,提高自身的幽默感,带给他们学习上的悬念与惊喜。还是想用很久以前就喜欢的一句话激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课的教学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bl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