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出差,连着三天女儿放学看完电视后就哭着说我想妈妈了。
第一天的时候,我还是能够耐心的温柔的蹲下来抱抱她安慰她说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同时试图通过电话和微信视频联系妻子,让女儿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看到妈妈表情,以使难过的女儿能及时的恢复状态。
接通视频后,女儿一边跟妈妈聊天,一边在屏幕上把妈妈的视频画面挪来挪去,从女儿的语气当中能感觉到挪动视频画面带给她实实在在的快乐。
挪动完妈妈的视频画面,又学着大人的模样敲打着键盘,在点击键盘的时候带出来的字就跟魔法一样让女儿感觉到了神奇。打完字以后又找到了表情符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表情符号就像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样,让女儿开心的不知所措,一遍又一遍地给妈妈发表情包,而发的最开心的就是便便这个表情。似乎只要将便便发给妈妈,真实的便便就能给到妈妈一样让她开心快乐。
看到女儿如此开心,同时也停止了啜泣,我自己也乐得清闲,赶紧拿出手机来刷刷手机尽量汲取电子垃圾的营养,就像一个失血过多的人贪婪的吸血一样。
很快十几分钟就过去了,我刷完手机没有看到重要的信息没有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就有意识的放下手机,看到女儿还沉浸在和妈妈的视频通话中,同时不亦乐乎的发着表情,一种莫名的愤怒在酝酿,孩子怎么可以这么长时间看手机呢?虽然,她刚刚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屏幕。
“月月,好了,可以结束了,不能再玩手机了”我带着隐含的愤怒的语气盯着女儿说。
孩子看着我不说话,瞬间之间眼泪夺眶而出,同时伴随着不均匀的哭泣,从裂开的嘴巴中能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委屈。
“爸爸,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呜呜呜……”
很显然,女儿从我略带愠怒的口气中敏锐的感觉到了我的生气,并且感觉到了更大的委屈。
我赶忙放下手机去抱抱女儿,同时安慰着女儿。
等女儿情绪好点之后,就开始一本正经的严肃的给女儿讲为什么生气的原因,这几乎是自己一贯的作风,给孩子讲举例子讲道理,试图通过理论证明自己的合理和正确性。
在讲完一大堆道理后,随口说:“你想让爸爸怎么做呢?”
“我想要一个温柔的爸爸”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顿时融化了,是的,我们粗暴的对待孩子,用对待大人的方式语言思维价值观去教育对待孩子,极力想要尽早给他们灌输生存的技巧为人处世的秘诀,而不去问他们到底想要什么,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我们总说要尊重孩子多沟通,但这种沟通更多的是我们说让孩子听。告诉他们规则,教他们礼貌,让他们明白一些基本的社会要求,向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改造和培养。
每个孩子可能都是一个天使,他们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拯救我们。让我们的爱有了付出的对象和接受者,这种付出本身对于我看来说意义和接受者一样重要。
我不知道该如何结束今天的话题,但最起码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在惯性的生活轨道思维观念行为模式上,我们需要有人来打破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而这个打破者可能就是我们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