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位的朋友辞职了!
他毕业后就进了这个单位,工作了也有6年了,也算公司的元老级员工了,前一段时间,上面空出一个经理的职位,他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可最后胜出的是一个比他晚来2年的一个同事,这个同事刚来的时候,还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38531/208b95b161133aef.jpg)
他觉得自己工作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时气不过,就辞职了。可是后来他就后悔了,当时辞职的时候,本来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也有5-6年的工作经验,没想到他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什么都不会,找了2个多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月还有有车贷、房贷、还有孩子上学的费用,最近见到他,感觉人憔悴了不少……
职场中,同样起跑线的人,有的人几年后脱颖而出,升职加薪,而有的人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有人感叹命运不公,感叹自己运气不好,但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个人在职场越来越值钱的3种迹象:
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被替代性
在职场是,是不是工龄越长,人就越值钱。李叫兽,25岁的时候,就做到了百度副总裁,自己创办的公司被百度以上亿元收购。在职场上,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多少,在于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越有稀缺能力的人,越值钱。
说的核心竞争力,我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公司的进口机器坏了,没有人可以修好,没有办法,只有花钱请老工程师回来修理,老工程师在站在机器旁边,观察了一会,就在机器上一个位置画了一个圈,公司按照这个位置,就把机器修好了。工程师最后收费10万,这下把公司的老总惊呆了:“不就是画了一个圈吗,就值10万? “老工程师说:“花圈就值1元,但知道在哪里画圈就是我的价值。”
央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他所工作的领域内,越是无可替代,收入就越高,社会地位也越高。
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1、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
一个人的成功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去兼顾,做到样样精通。比尔·盖茨性格比较内向,他知道他的优势在于软件开发,自己并不擅长企业管理,于是比尔·盖茨请来了巴尔默来帮助他管理微软公司,社交和管理是巴尔默的强项,从而使微软公司的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02、找到你最想做的事情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你把精力放在很多事情上,你很难做出大的成绩,要想取得大的成绩,需要你专注于一个领域内,所以,你要找到你最想做的事情。一万小时定律曾说过:“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个小时。”
03、刻意练习
1万小时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了吗?也不可能,你看每天哪些开出租车的司机,开了10年,成为了开车的专家吗?还有那些整天做饭的厨师,工作很多年后,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达到大师的级别。为什么呢?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一是需要时间积累,而是需要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简单地说就是有目的的练习。针对特定的目标,专注地训练,然后根据训练结果给出反馈,不断改进,进而熟练掌握的过程。比如体操运动员练习一套动作的时候,是把每个动作分解,先练习一个动作,然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等熟练掌握后,再去练习下一个动作。
在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要不断寻找你行业内尚未掌握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扩大的知识边界。这样慢慢的积累,你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比“执行力”更牛逼的,叫“闭环思维”
职场中,你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你交代给他处理的事情,你要不断跟踪,你提心吊胆,总害怕哪里出了差错,你不问他,他从来不会给你反馈进度和结果。这种不靠谱人,你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吗?
职场中,“靠谱”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这个人是否有“闭环思维”。那么什么是闭环思维呢?别人发起一件事,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我们完成的效果如何,都要认真的反馈给发起人,这就叫闭环思维。
比如老板让你写一个方案,你虽然写完了,但没有发给老板,就去做别的事了,这叫没有形成闭环。或者你写完了,把方案发送到老板邮箱了,但没有告诉老板,这也没有形成闭环,正确的做法是,当你做完后,发送到老板邮箱里,然后通过微信或者当面通知等形式告诉老板,这才叫真正形成了闭环。
一个拥有“闭环思维”的人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因为你办事会给他安全感,这样你才会获得等多的机会展现自己。
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闭环思维呢?
01、约定时间内给到反馈
尤其是面对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作为下属,你应该竭尽全力去完成,而最后,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应该在约定时间内给领导一个反馈,这就要反馈。
比如说,领导今天早上说,要在下班前,把培训方案做完。接下来的一天,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这个方案,最晚下班前就要把这个方案做完,然后把方案发给领导,并当面通知领导。
02、及时沟通、做好阶段性反馈
职场中,做好及时沟通很重要,比如说,领导让你做一个培训方案,你什么也问,你就埋头苦干起来,等你做完了,领导说,这不是他想要的样子,你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这样,领导对你的能力也会打一个折扣。
正确做法是,当你接到一个任务后,你先和领导做一个沟通,你做这个培训方案面向的对象是谁,方案的大致框架是什么,大致都有什么内容,当你开始下手的时候,先找几个合适的模板,让领导选择,写出培训的大致框架,和领导沟通还有哪些缺少的部分,没完成一个部分,尽量和领导沟通,看看还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只有不断沟通,反馈,你最后做出的方案才会让领导满意,也少了回去返工的麻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38531/42e69d70e27ada3c.jpg)
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HBO曾拍摄过一个关于巴菲特真实生活的记录片,叫《成为沃伦·巴菲特》,这个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一生要想取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巴菲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办公室静静度过的。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他每天都会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书籍。
他每天就是坐在哪里阅读、学习、让你他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十年如一日。即使现在已经86岁的高龄,依然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
关于巴菲特读书之多这一点,他的合伙人理查·芒格曾说过: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我们该如何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呢?
01、制定清晰可行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你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不然,你就像一个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制定目标前,你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你是谁,你有哪些特长和爱好,你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想明白这些后,然后再制定一个清晰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明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
比如说,你爱好是写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作家,如果你的目标是5年内赶上莫言,这就有点离谱了,假如你的目标是每天完成2000字,3年内出一本书,这就算一个比较靠谱的目标。
02、做好计划,细化到每一天
当你制定了目标, 接下来就是制定计划了,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需要做哪些事情,把你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然后根据你的这些小目标,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03、系统全面的学习,打造知识体系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明明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演讲,也看了很多干货文章,你觉得你都懂了,但过了一段时间,真正当你需要的时候,突然像失忆了一样。你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知识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持续专注于一个领域,不断输入、输出,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时代,从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和人生,稳定反而是最大的不稳定。在稳定中追求不稳定,才是你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于观潭(ID:guantanyu)
回复对应数字,免费获取相关资料!
1、普通人如何利用业余时间赚钱。
2、25G写作资料包。
3、100本优选精致书籍。
4、200个简历资料包。
5、WORD+EXCEL+PPT三合一视频。
6、1500套PPT资料包。
7、[endif]PS视频素材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