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的人生不是坎坷不平,谁的人生滋味不是五味杂陈。只是刺激受多了,精神世界最关键的那根弦就会崩。这根弦被失望全部侵袭后,突破了超我的控制,直接冲击现实遭遇,后果因人而异。
只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曾经,别人说这句,还不是很能体会,后来,仔细品味也不能认识。只是,当现实坠入眼眸,当付出付诸东流,当所有的一切都暗淡无光。珍惜这份感受,依旧写下这篇文字。
就像无数电影里出现过的镜头,一个武林人,历经所有的色彩后,划船归入一片黯然的山脉,一位看尽世事的老翁为他摇桨,涟漪一层层铺开……
那艘船就像他的一种自我支撑,看着萧索,却无比重要。这样的支撑和支撑体系,每个人都需要,也的的确确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从小阅读圣贤,这些东西冥冥之中引领着向善、孝顺的朴素理念,在每个人潜意识里的攻击力蠢蠢欲动的时候,天然的素养支撑着不越界、不犯规、不犯法。
我们依恋亲人、朋友,在生病、疲惫、沮丧的任何时刻,总有个肩膀可以依靠。这种力量不仅仅是支撑,更是犹如汽车发动机引擎般的存在,不起床就没奶粉钱;不吃苦就没东西显摆;不走心朋友们聊什么不清楚......这样的潜在激励下,还房贷没有怨言,请客聚会其乐融融,种种遭遇都有避风港。
我们自己学着坚强,百般虐心,数次被套路,能怎么样?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黑,黎明前的光只有自己的一点坚持和固执引领。活着活着,过着过着,老着老着,这些光的自动开关会多一些,但那种扎心痛谁能比自己晰澈?
我们努力的路上,一定也有过成功,那些喝彩的掌声、奋斗的汗水、幸运的时刻、甜蜜的瞬间,一定也会在艰难的路上陪着我们、激励我们。
想起电影《无问西东》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黄晓明对章子怡深情告白:“不要怕,我就是那个为你托底的人,我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你在往下掉的时候推开我。”这样的支撑,可遇不可求。只是,已经不相信世界还有这样的人。

岁末年初,多起虐童案再次刺痛公众神经。有司法角度分析指出,个案的发生是因“柿子捏软的,伤小孩最容易”,而个案的频繁是因犯罪领的“示范效应”。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想换个视角分析:这些以世界上最柔弱群体为暴力攻击对象的人们,肯定是在受到了创伤后,对伤害的处置缺乏能力和力量,内心太缺乏支撑了。
在此,想对生活不顺遂的人说,即便被生活伤害,也不要攻击孩子。因为在我们的精神和外在世界里,都有潜在的强大支撑体系,足以面对所有的失败和伤痛。
只要活着,感谢这些支撑,对自己加倍好,温柔地对待自己,爱自己,爱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