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学而》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似乎也是孔子的一句感叹。意思大概是,能说会道的这些人里面,称得上“仁”的人,不多啊。巧言令色,应该是比一般意义上的能说会道更夸张一些,似乎更为表现而表现。这个人群里面,符合“仁”的标准的人,应该不多。这一点,我相信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经验,或者说符合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有人,可能不服气,会反驳“今天,不是提倡展现自我吗?不是大家都在学演讲吗?营销学不是说,酒好也怕巷子深吗?……”仿佛时代变了,我们一下子开始喜欢“表现型选手”了?真的是这样吗?
我倒是觉得,孔夫子有大智慧,洞悉人性,一览无余。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那么喜欢,在我们眼前,能说会道,甚至左右逢源、口吐莲花之人吗?我们可能是有一点羡慕,有一点嫉妒自己似有不能而已。这种人,通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弄巧成拙,死在曹操手下就是一经典案例。
这种人,莫说会激怒曹操,就是普通人也大概率不会喜欢他们。因为,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1.过于能言善辩,通常会激发对方的安全感;2.气场强势又会激发防卫心理,甚至敌意。这种人适合的说服对象是,认知水平不高,又不自信的群体。那个弱势群体可能会买他们的帐。
为什么说这种人大概率,不“仁”呢?因为,“仁”的典型特征是关爱他人,即仁者爱人。关爱他人,在沟通情景中的典型行为应该是更多的倾听,更多的换位思考,更多的关注对方的感受,把表现机会(即发言表达观点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对方,而不是自己占尽风头、习惯性的把别人逼到死角(自己说完所有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我相信,“仁”是符合道的,巧言令色不符合道。几千年来,大多数中国人信奉“仁”道。所以,中国社会更喜欢低调内敛,不喜欢高调张扬。除了以上分析之外,应该还有一条深层原因。
高调张扬,破坏了集体性,而低调内敛维护了集体性,让集体有更多的机会周旋、酝酿,最终和谐、凝聚。集体性,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条可以排进前三位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文化,不大推崇个人英雄。有人可能立刻跳起来反对,“不是大力推崇尧舜禹吗?”没错,同时指出他们是圣王,就是按照天道行事,天人合一,与万民合一,仍然是集体中的一员,从未脱离过群众。这些英雄,一方面能力超群,更重要的是道德楷模,所以才可以让万民臣服。他们只要一脱离群众,立即掉下神坛,立刻归零。所以,我们的文化是信奉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大一统文化。我们特别在乎集体性。我们承认个人贡献,甚至是经天纬地之才,即使如此也不可高过天,不可超越道,必须顺从天道,最高境界是与天合一,救万民于水火,普渡众生,不可越雷池半步。
第三个原因,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是,注意力的分配问题。我们大脑每时每刻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手舞足蹈的狂喷的时候,他没法分出足够的精力注意对方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谈话,以便有效推进沟通进程。时间一长,必定演化为“自说自话”,最终沟通失败,根本无法达到“仁”的要求。
建议大家,一般场合少说话。少说,不等于不能说。能说,不等于就要多说。比是否能说更重要的是,该不该说,什么时候该说,如果该说,应该说到什么程度。不要被自己现场的情绪左右,不要被私心蒙蔽。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