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月初,我决定走上写作这条路时,就只因一个理由——那就是“喜欢”。
刚开始写作时,我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目标,并且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有天赋的。
而我确实也因对写作的喜欢,从码字的过程中,获得了努力的快乐。
慢慢的,当看到别人短期内在写作上获得收益时,便开始幻想着自己短期内,会不会也在写作上有巨大收获。
于是,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难免就带有了一些功利心
我开始在意文章的阅读量;开始在意有没有人关注……
每天匆匆忙忙地更一篇文章,然后就急不可耐地盯着阅读量。
所以,直到文章发布后几小时过去了,阅读量还是“零”时,心里难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这时,我也只能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去看那些“爆款”文章。
看完,甚至极度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相比虽有差距,但不至于没人看吧!
就这样,我每天在期待阅读量的过程,中心不在焉地更文。
二个礼拜后,写作目标开始慢慢地动摇。
起初对写作所燃起的火苗,似乎被一盆冷水就地浇灭了。
我又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写作。
结果,就连心不在焉地更文,都似乎难以坚持下去了。
于是,我冷静下来问自己:当初选择写作的初心是什么?
是“喜欢”还是“粉丝和阅读量”?
答案当然是:“喜欢”。
可明明一开始就这么清晰的答案,为什么却渐渐在我心里模糊了。
原因很简单——我在写作上夹杂了太多“功利心”,少了很多“耐心”,更是失去了“初心”
我写文章不再因为写作本身而快乐,而是为博得别人的关注而快乐。
可这样太过“功利”的快乐,终究让我失去了写作本身的快乐。
如果我无法转变这种心态,最后的结果也只是慢慢地消磨耐心,直到再一次地放弃。
其实,写作本身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每一个写作者总是要经历孤独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如果一旦在写作上带有了功利心,失去了耐心,那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
不管干什么,永远不要质疑:“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