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解释器模式.png角色
-
抽象解释器:
声明一个所有具体表达式都要实现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接口中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为解释操作。具体解释任务由它的各个实现类来完成,具体的解释器分别由终结符解释器TerminalExpression和非终结符解释器NonterminalExpression完成。 -
终结符表达式:
实现与文法中的元素相关联的解释操作,通常一个解释器模式中只有一个终结符表达式,但有多个实例,对应不同的终结符。终结符一半是文法中的运算单元,比如有一个简单的公式R=R1+R2,在里面R1和R2就是终结符,对应的解析R1和R2的解释器就是终结符表达式。 -
非终结符表达式:
文法中的每条规则对应于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一般是文法中的运算符或者其他关键字,比如公式R=R1+R2中,+就是非终结符,解析+的解释器就是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根据逻辑的复杂程度而增加,原则上每个文法规则都对应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
环境角色:
这个角色的任务一般是用来存放文法中各个终结符所对应的具体值,比如R=R1+R2,我们给R1赋值100,给R2赋值200。这些信息需要存放到环境角色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使用Map来充当环境角色就足够了。
代码
上下文Context
class Context {}
抽象解释器实现类
abstract class Expression {
public abstract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
具体解释器实现类1
class 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Expression {
public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return null;
}
}
具体解释器实现类2
class NonterminalExpression extends Expression {
public NonterminalExpression(Expression...expressions){
}
public Object interpreter(Context ctx){
return null;
}
}
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expression = "";
char[] charArray = expression.toCharArray();
Context ctx = new Context();
Stack<Expression> stack = new Stack<Expression>();
for(int i=0;i<charArray.length;i++){
//进行语法判断,递归调用
}
Expression exp = stack.pop();
exp.interpreter(ctx);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