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5年,日本帝国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华北事变)
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制造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是(九一八事变)
简述“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机炮轰东北军驻地大营;接着,日军分别向沈阳和长春、四平、公主岭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1)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935年,日本三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3)日本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以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解析】(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淫、掠。据统计: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日军还在其他地方制造了许多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从1940年下半年起,日军的731部队等开始将带有霍乱、伤寒、鼠疫等病菌的投掷器放到中国许多地区造成大量中国居民死亡。日军甚至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试验。日军还用欺骗等手段掳掠大量的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在东北,“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南满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公司,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治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按照”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
(4)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福建事变)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满足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
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简述全民族抗战爆发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的合作抗日
【解析】(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题的抗日义两军进行了合作抗日。(2)1932年1月,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3)1933年5月,中国共产党同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进行合作抗日。(4)1933年11月,为支持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鼎等国民党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同第十九路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5)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发表有宋庆龄、何香凝等爱国民主人士签名的《中华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解析】(1)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激化。1935年12月9日和12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学生们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在群众的压力下,冀察政务委员会被迫延期成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2)“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解析】(1)1936年12月初,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几组织西安事变。(2)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简述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析】(1)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等协议。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〇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全军共4.6万人。(2)随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荚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1.03万人。
论述抗日名字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意义。
【解析】(1)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直抗日。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制定“逼蒋抗日”方针,同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停止了敌对行动。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十年内战的局面,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方面继续谈判。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随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谢晋元)
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42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戴安澜)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张自忠)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简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牺牲的高级将领。
【解析】(1)1937年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度君子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2)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激战中殉国。(3)1942年,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中国陆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怎样评价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
(1)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制定了持久消耗战的基本战略,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1938年3月,字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大捷。咱们正常的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的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2)相持阶段到来后,随着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这一阶段,正面战场进行了桂南、枣宜、中条山、三次长沙会战等十几次大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但是,这个阶段国民党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收到了国际上的称赞。
(4)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形式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却日益下降。在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这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左权)
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
提出“精兵简政”政策的是(李鼎铭)
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于(中共七大)
1940年8月~12月,八路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华北日军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1937年8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洛川会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简述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解析】(1)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2)《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简述敌后战场涌现的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和英雄群体。
【解析】(1)在敌后战场,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抗日将领在作战中以身殉国。(2)还涌现出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简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解析】(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站是主要的,以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敌后游击战争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剪短起了重要作用。(2)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敌后人民力量的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敌后根据地的简历和武装力量的壮大还使游击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简述百团大战。
【解析】(1)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5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2)在历时三个半月的战斗中,八路军作战1000多次,消灭日军2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3)“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解析】(1)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战略总方针。(2)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想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3)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的任务。(4)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美派,共产党必须对他们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各项建设。
【解析】(1)加强政权建设。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接受党外人士“精兵简政”的建议,克服困难。(2)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既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3)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针对抗日根据地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4)发展抗日文化事业,培养抗日骨干。创办了一批干部学校、专门学校和大量的中小学校。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5)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整风运动,进行思想教育,统一全党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
【解析】(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理论著作,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毛泽东首先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全部革命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3)毛泽东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某手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佛弄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5)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论述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解析】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的分析。
【解析】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就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是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毛泽东)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
1945年8月,中关村店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
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1)1944年起,敌后根据地开始向日军发起局部进攻。1945年春,正面战场也发动了局部反攻。(2)1945年8月上旬,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猛烈攻击日本关东军。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抗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8月10日、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七道进军命令,令人民军队收复日军占领区,维护社会秩序。(3)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解析】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的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全民族战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要表现在:
(1)指定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93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会议上指出,必须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8年毛泽东又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但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这些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
(2)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得以建立。面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始终从民族利益出发,坚持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最终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后期的主要战场,抗日游击战争具有终于的战略地位。
(4)加强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设。通过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等,使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
(5)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是什么?
【解析】
(1)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者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原因: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辱,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这么肉麻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多去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开辟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技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解析】(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4)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等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