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四,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作者: 王鳳歌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1:01 被阅读24次

    第一节——战胜国英、法的困扰

    盛极而衰的英国

    大战中付出沉重代价: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华盛顿会议后海上霸主地位的消失。民族民主独立运动兴起,海外贸易受损。传统工业走向衰落,1929年勉强达到1913年水平。

    1924年第一届工党政府成立:

    重建中的法国

    恢复中的法国

    20年代,法国经济发展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稍快。

    第一,一次大战后,法国从德国手中收复了经济发达的阿尔萨斯-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又攫取了德国大量赔款,扩大了殖民地的版图。

    第二,战时破坏地区的恢复工作引起了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和对建筑材料、消费品的大量需求。

    寻求安全

    1920年9月,法国与比利时签订了军事协定,1921年2月和1924年11月又先后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缔结了同盟条约,从而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以法国为首主要针对德国的同盟体系。

    1925年10月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修建马其诺防线,多党制政体不稳。

                  魏玛共和国

    1919年7月31日,艾伯特政府通过新宪法——《魏玛宪法》。

    第一,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各邦设有自己的议会与政府,有权管理本地的行政、教育、警察等事物,外交、国防、财政、关税、邮电等事物归中央政府管理。

    第二,德国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国会组成。参议院由各邦选派的代表组成,它主要起咨询作用,但各项立法须得到它的同意。德国国会由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选举产生,它负责立法和决定预算,有权宣战和媾和。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都对国会负责,如果得不到国会的信任就必须辞职。

    第三,总统则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免总理,解散国会。

    第四,规定公民有人身、通信、居住、言论、集会等自由。

    魏玛宪法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宪法,在很多方面比原来的帝国宪法前进了一步,资产阶级在德国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魏玛宪法没有能够彻底排除地主贵族的势力和影响,由于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没有认真实行社会改革,没有实施土地改革,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仍保留它的大地产,旧帝国的官僚和军官仍保留着它的职务和特权,所以魏玛共和国是一个软弱的共和国,自诞生之日就一再受到右派势力的冲击。

    1923年啤酒馆暴动:鲁尔危机期间,慕尼黑发生的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党魁,希特勒举行的一次未遂政变。

    兴登堡当选总统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墨索里尼:

    亚文丁联盟:

      拉特兰协议:1929年政府与教皇签署。内容:承认梵蒂冈为罗马教廷绝对所有;承认天主教和意大利国教;赔偿没收的教会财产;在中学推广宗教教育;教皇承认意大利王国;政教分离。宣誓效忠国家元首。

                           美国的繁荣

    柯立芝繁荣:美国从1923年一1929年经济复苏,走向繁荣,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如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和建筑业等。造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这一时期的总统是柯立芝,因而称为柯立芝繁荣。

    美国柯立芝繁荣下的矛盾和隐患

    ①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②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③从根本上说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狭窄的基础上的。

    ④为了扩大国内的消费市场,商业界大力采用分期付款和赊购的方法和广告推销商品,造成市场扩大的假象。

    ⑤国际经济中潜在的因素加深了国内经济的严重程度。

                        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

    经济状况与特点: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发展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更大的脆弱性。

    战后日本的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但从1920年春夏开始便爆发了该国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经济危机。1921年春危机达到最低点后,就转入持续萧条阶段。1923年9月1日,发生了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大地震。

    20年代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发展比较快,比如与生产电机、电线有关的工业部门。但是在轻重工业的其他部门,有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则不断衰退,比如造船业。

    农业,由于半封建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同时政府推行把农业基地移往殖民地的政策,因此生产一直没有出现好转,陷于长期的慢性危机之中。

    第四,2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增长极其缓慢,促使日本经常企图使用超经济的手段来推进商品和资本的输出,这为破坏世界和平局面埋下了祸根。

    政党内阁意义:政党内阁虽然没有改变天皇制专制政体,枢密院和军部仍然拥有决策大权,贵族院仍然与众议院权利相等,但是首相须经众议院选举,这对明治宪法体制毕竟是一个重大突破,对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军阀及其正在出现的法西斯势力毕竟是一道重要的障碍。

    协调外交:对英、美奉行适应华盛顿体系的方针,便对抗为协调;对苏联,于1925年1月宣布正式承认,恢复两国邦交和正常的通商关系,并把军队撤出库页岛北部;对华政策,鉴于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后反帝斗争日渐高涨,提出了不干涉内政的口号,力图通过在中国军阀中寻找代理人和采用经济侵略等手段扩大在华势力。  实质:变相的帝国主义政策。

    田中内阁与东方会议

    田中奏折:东方会议结束后,田中义一根据会议的内容向天皇写了一份报告,史称“田中奏折”。奏折抨击了华盛顿会议和币原外交,指出只关心日本贸易而不关心日本在华利益的政策是错误的民族自杀政策。奏折提出: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占领中国后,“再利用中国的富源,征服印度和南洋群岛。并进而征服小亚细亚及欧洲。”奏折指出苏联和美国都是日本推行对华政策的障碍,必须做好同他们交战的准备。

    三-一五    四-一六事件

    国际关系调整

    鲁尔危机

    道威斯计划:

    杨格计划与“延债宣言”

    1922年7月、11月,德国要求延期赔款

    《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5-16日,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会议,美国未派代表参加,但表示支持英国。

    内容

    第一,德、法、比三国相互保证不破坏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之间和德比之间的领土现状,不违反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三国保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英国和意大利作为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公约没有规定德国承担维护德波和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反映了德国迫切要求收回东部被割让领土和英国力图削弱法国霸权地位的意向;

    第二,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订立仲裁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对今后发生的一切争端,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方式和平解决时,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常设法院解决;

    第三,法波和法捷相互保证条约,规定如缔约一方受到德国的侵略,彼此立即给予支援和协助;

    第四,承认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任行政院常任理事职务;

    第五,确认莱茵区非军事化;确认道威斯计划继续有效。

    影响

    《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一次比较大的调整,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导致了欧洲大国之间相对地位的微妙变化。

    德国是最大的赢家,他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争得了与法国的平等;并未恢复莱茵兰创造了条件;他成功地拒绝对波捷边界予以保证,为今后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该公约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26年9月德国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

    该公约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地削弱。法国不仅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而且其自身的安全还要依赖英、意的保证。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一旦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将再次成为问题。

    非战公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su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