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石臼墙话板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

作者: 李芳_三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3:10 被阅读0次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封面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柳青)。这句话正是对高加林人生的概括,从民办教师到农民,从农民到新闻干事,从城市到农村,高加林的人生正是他一步一步选择出来的。主人公高加林让人又爱又恨,他身上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他在物质或出身上或许不如他人,但他在精神上超出他人太多了。从民办教师到农民,他的人生遭遇了巨大挫折,他没有放弃,他在挣扎。生在农村,他渴望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代表了城乡三角地带的知识分子,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他又有知识分子的傲气与虚荣,去县城卖馒头却不叫卖,在大街上遇见同学很尴尬,去掏粪却怕遇见同学家长。从农村到城市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小说上下篇的分界点。我读到这的时候,莫名的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命运和高加林联系在一起,高加林出人头地了,像自己出息了一样。高加林的爱情和他的人生轨迹联系在一起,巧珍代表了理想的恋爱:完美、纯真。黄亚萍代表成功人士的伴侣:家庭好、有文化。高加林人生重大抉择正是爱情。

        小说的结局呢,高加林奋斗的结果是又回到了农村,事业、爱情都失去了。一切回到了起点。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人唏嘘、惋惜。可如果让我们选择结局也一样,这因为人的局限性和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路遥关注了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分子的迷茫,这也是现代应该关注的问题书中还有利己主义的黄亚萍、趋炎附势的马占胜、手先富起来的刘立本和因为关系当上民办教师的三星、淳朴的高玉德夫妇,那个时代在离我们远去,但那些人、那些事在重演,这就是人生。

       读路遥的书莫名有种向上的力量,让人思考,让人拼搏,然后去奋斗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2018-07-29

    《 粉墨春秋》读后感——人生坚忍,醉心艺术 安纪同 ...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后感人生目标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后感人生目标 今天共读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最后一部分,来不及写整本书的读后感,要陪...

  • 人生如棋

    上课我看了老师发的人生如棋那篇文章。我就想写一篇读后感。下面就是我写的,读后感。 人生就如一盘棋,有黑有白...

  • 悟理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一本好书,七彩人生 ———题记 ...

  • 2020-03-25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1

    从零开始学写作----读后感1 写作能力是经营人生的底层...

  • 关于读后感和书评这里有你不知道的东西

    重点解说:读后感和书评 文/繁夏 无论后来的故事怎么样了,也要让后来的人生精彩,我在这儿,等风,也等你。 读后感:...

  • 《人生》

    读后感 偶读路遥先生的《人生》感慨颇多。 高加林,有才华有能...

  • 找到你人生的赛马

    ——《人生定位》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人生规划的书,书名叫做《人生定位》。如果把你的人生历程比作是一场赛马比赛,...

  • 2019-10-25

    《犹太人智慧大全集》沧海明月pdf txt文字版电子书下载 读后感悟 读后感悟 从智慧到人生 不得不说犹太民族是世...

  • 栽跟头要趁早啊 l《人生》读后感

    见 最近刚看完路遥的《人生》。今天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读后感类似一个放生的过程,就像心中潜藏着虫蛹,好书为它们提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y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