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下决心要改变自己,要跑步、早起、减肥......最后无果而终?
你是否曾在心底暗暗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为什么不自律?
自律太难了!
其实,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品质有什么缺失。
你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不是不自律,而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或者说,那些真正实现了自律的人,往往靠的不是自律。
那么,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只要养成一些有益的微习惯。
“微习惯:它微小但很强大,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日常举动,本身微不足道且简单易行,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
啊!养成一个习惯也非常麻烦!其实,我们对习惯有很多误解。对于习惯这个词,我们听得太多,对它的了解却太少。
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它是怎么运行的?
怎样顺利地养成有益的习惯呢?
《掌控习惯》这本书,作者用他的亲身实践,用他多年累积的经验,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轻松地养成好习惯。
作者在高中的一次比赛中,被棒球击中脸,鼻梁塌陷,大脑也受到冲击,在抢救的过程中,多次发生癫痫。做完手术出院后,有只眼球还向外凸出,几个月后视力才慢慢恢复。
但是,他凭借自己建立的微习惯,在大学生活中反败为胜,不仅成为最有成就的运动员,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运用微习惯的力量,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和网站,有数千万人因为学习他的微习惯课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二)
在书中,作者说,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一件事是:习惯有一段潜能蓄积期。很多人等不及这段积累的时间,往往过早地放弃了。
我们总是期望投入就收到回报,希望自己的付出和成果同步,像一条直线。
实际上,我们的努力在最初是显现不出来的,付出和收获是条曲线,前期平缓,后期开始上扬。
习惯就像竹子。竹子在最初的五年里,地面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但是它一旦钻出地面,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到一米多高。
我们的习惯也如此。当我们看不到成果的时候,不要丧气,想象它正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它有一天破土而出,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在书中,作者把改变分为三个层次:
由外到内依次是:
结果的改变 过程的改变 身份的改变
作者说,只有由内而外先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改变自己对身份的认同,我们才可能培养出长期的习惯。
如果我们内心认定自己天生是个胖子,喝口水都胖,即使暂时减肥成功,也还会反弹的。
所以,要先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是我要减肥,而是我要成为一个苗条的人。
“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成为你自己的过程。”
(三)
每个习惯都是按照提示——渴求——反应——奖励的循环模式进行的。
根据这个模式,作者总结了培养习惯四个定律,无论我们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对照四个定律找一找,肯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如果一种行动在这四个阶段中的任何环节做得不够,那么它就不会成为习惯。”
定好的计划总是忘记怎么办?
习惯定律一:让它显而易见
打造一个利于执行习惯的环境。
比如把要用的东西放在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同时制订详细的执行计划,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执行的动力,而是缺少具体的计划。
尝试习惯叠加法。
在原来的固有习惯上叠加新习惯。比如午饭后就出去散步,起床后立即做两分钟运动。
跑步太枯燥不想去怎么办?
习惯定律二:让它有吸引力
绑定喜好
结合习惯叠加一起,组合是这样的:固有习惯+新习惯+喜欢的事情。比如 起床+跑步+刷手机 要跑完步之后再刷手机,这样使自己开始期待跑步。
组团跑
伙伴的力量是巨大的。
改变思维方式
不要想“我得去跑步了,它累得要命。”而是想“我要去跑步了,我要变苗条了,看我一点点地拉开差距吧......”
自创积极情绪小程序
想想什么令自己开心,让它们变成固定模式,每次想到心情大好,然后在跑步前执行情绪小程序。
每天要读书半小时我坚持不了啊?
习惯定律三:让它简便易行
设法减小阻力
找自己喜欢的书,开辟一块阅读空间,排除一切干扰,手机、电视遥控器、孩子、爱人,再把那个位置布置得舒适无比。
提前做好准备
每天提前把书放在固定的位置,定好时间,准备好一切可以让你畅读的东西:咖啡、阅读支架、舒服的靠垫......
两分钟法则
培养任何一个新习惯,开始时间不要超过两分钟。让它尽可能容易地开始。降低你的目标,培养习惯时,你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让它开始。
就从每天读一页书开始。不要嫌少,书是要一页一页读的,总有一天,你会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它。
去健身房太累了,我不想运动啊!
习惯定律四:让它令人愉悦
建立习惯表,每次做了就打个勾。让自己体会到即时的成就感。
社群打卡、发圈,放大成就感。
给自己一些即时奖励。
用符合我们天性的方法,让习惯显而易见,让习惯有吸引力,让习惯简便易行,让习惯令人愉悦,我们就可以把培养习惯变成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如果我们想拔除坏习惯,只要把定律反过来运用就可以了。
甚至,你可以发掘其中的乐趣,找到更有创意的新点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