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书评
战胜拖延,从心开始

战胜拖延,从心开始

作者: e9c524713235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08:11 被阅读4次

    你被拖延症所困扰过吗?

    在日常生活中,拖延非常普遍。从学生到职场白领,从商场老板到家庭主妇,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受过,也许仍然在受拖延的困扰。

    与此相对应,网上有许多教人摆脱拖延的文章,不过,他们大多简单粗暴:

    “要注意时间管理”

    “要增强自控力,提升效率”

    “要对自己狠一点,再狠一点”

    但这样的建议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适得其反。

    今天,我要向您分享一本《拖延心理学》,它的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都是资深心理咨询师。

    她们致力为于为全美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对如何打败拖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书中,她们不但会向你解释为什么你会拖延,还将为你提供不少克服的拖延的实用建议。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拖延对生活的意义所在。

    拖延,真的不是懒

    在大众普遍认知中,不少人还会把懒惰和拖延混为一谈,认为“拖延症只是懒” 这让拖延者因此经常感到痛苦。

    但本书的开头,作者却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拖延不是出于懒惰,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由于恐惧成功、恐惧失败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问题。

    有些时候,我们会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延后处理。当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我们会有所选择的,推后一些事情,这并不是真正的拖延,因为最重要的事已经完成。

    同样地,缺少做某事的动力,甚至推迟做某事,也不尽然是拖延。只有当这件事是不得不做、及时做更有利时,造成的推迟才能算是拖延。

    真正的拖延会给我们的内心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比如在期末考试的前期,因为拖延而错过了最佳复习时间,以至于最后得到了一个糟糕的成绩,你为此谴责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才是拖延。

    拖延往往陷入“拖延怪圈”很难摆脱:

    a.

    开始,你提醒自己“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b.

    然而你并没有行动,而是被其他事占据了,你对自己说“我得马上开始。”

    c.

    又过一段时间,你对自己说 “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

    d.你看了看表, “还有时间。”

    e.

    你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糟糕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你浪费了太多时间,不禁自怨自艾起来“我这个人有毛病。”

    f.

    临近时间点,最后的抉择:做?“我无法忍受了!还是不做?“我不能再坐等了。”终于你硬起头皮行动起来 “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

    g.

    事情结束后,你再次起誓“下次我不能再拖延了!”放心,下次,你还会拖延。

    除非你认识到拖延对你的好处。

    是的,拖延并不总是“坏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自己积极的保护。

    它让自我价值感不被彻底破坏。与被他人排斥和疏远、自己的不堪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相比,做一名拖延者显然舒服多了。

    拖延,不是你的错

    要想克服拖延,你还要要了解,拖延行为不是你的错,它的根源来自我们的大脑:

    一是前额叶皮层,比较新,它让我们能够从长远考虑,制定计划;

    另一个是大脑边缘系统,则更原始,它管辖着我们眼前的举动。

    因为比前额叶皮层更早进化形成,它的驱动力会更强,只需依靠本能就可以激发出冲动的行为。拖延行为就来自这两套大脑系统的对决。

    在这场对决中,大脑边缘系统往往是胜利者。此外,早期的成长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五种家庭倾向,会造成拖延者内心的恐惧,分别是:

    [if !supportLists]1.    [endif]施压-----你应该做的更好

    许多一事无成的家长会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他们对儿女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你不是第一,就什么都不是。”他们这样对孩子说,久而久之,孩子将父母的标准内化于心,但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做不到面面俱到,不去开始或采用拖延战术可以不打破他们的人设。

    2.怀疑-----你哪有本事做到

    悲观的家长习惯怀疑,他们总是怀疑孩子的能力。这种家庭的孩子,面对困难要么退缩不前,要么用过激的反叛行为掩饰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3.控制-----你这样才是好的

    控制欲强的家长经常越俎代庖,他们要求孩子绝对听从自己。更糟的是,有的家长奖惩标准随意更改,反复无常。慑于父母权威,子女只好通过拖延行为暗中表达不满。

    4.依附-----你千万别离开我

    有的父母想弥补情感的空虚,会寻求孩子的支持,这样,孩子反而承担起大人应该承当的责任。日子一久,他/她习惯了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习惯了承当,真正长大成人后,反而用无意识的拖延行为继续依附在原生家庭。

    5.疏远—--你走开别打扰我有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非常疏远,他们各过各的,很少沟通,仿佛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这样家庭的孩子经常感到孤立无助,许多事他们只有独立完成,独自承受挫折和失望。对他们来说拖延,至少可以暂时避免被达不到目标的挫败感暴击。

    久而久之,拖延者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这样的人生的信条:

    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4.

    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5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6.

    我必须避开挑战。

    7.

    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8.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9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10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11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12.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可见,拖延这种行为模式,由生物因素、家庭倾向、心理根源三者交织形成。要想有所改善,仅仅强调时间管理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然后循序渐进。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拖延,克服有办法

    面对拖延,大道理无济于事,关键是充分理解拖延对你的意义,激发对行动的渴望。

    拖延,是对自己的对成功信心不足。

    找到你的兴趣所在,你没有必要立刻擅长某事。事实上,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有趣--你可以拓展自己,并从中学习。-如果暂时没找到,可以挖掘工作和学习中有趣的一面。

    拖延,是讨厌被人委派任务,讨厌不能自主。

    你不必事事讨好他人,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你需要被人讨厌的勇气,学习不含敌意的坚决。另一方面,你不必事事靠自己,希望你好的人,不会看你的笑话,向别人求助不意味着没有自主性。

    拖延,是注意力过于分散和易冲动。

     生活中,有许多干扰,如手机、电脑、网络,任何一样都能让人分散注意力,我们要做的是把可能的干扰源统统切断,不要多任务操作。

    没有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超出自己能力的所有事情。同样时间下,单线程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快完成任务。

    对易冲动的人来说,专注当下的情绪,只会搅乱你的心。不妨采用森田疗法的理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去理那些打搅你的情绪波动或心理干扰,甚至是身体的轻微不适。不要想:我今天情绪低落,看样我应该先看会电影,让自己兴奋起来再干活。而是:郁闷就郁闷吧,不去管你了!反正我得干活了。这样想着,往往会解脱。

    拖延,是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许多人喜欢给自己定一些大而模糊的目标。这样一来,反而会加重拖延。其实,可以根据SMART原则定一些比较具体的目标。当我们降低期望值,把目标分得足够细,每一个目标都是稍微就可以完成的,那才有实际意义。

    很多情况下,出现行动拖延是因为看不到做眼前这件事的酬劳。毕竟,人有一种追求即时满足的冲动,比如饿了就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做这些事情很少拖延。产生拖延的,往往是那些要长期努力才能看到结果的,甚至有很大几率是实现不了的。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自我补偿机制,进三步的同时,允许自己退一步。

    在每晚睡前总结下自己这一天都做了什么,记录下来,不必给其他人看。如果目标达成了,就可以兑现对自己的奖励,这样不断为行动补充动力。

    拖延,是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和其他人相比,拖延者的时间感相对滞后。他们总觉得有很多时间完成任务,所以并不着急,

    这给计划的执行造成了无形阻碍。

    针对这一点,首先需要训练相对准确的时间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做某事前,你先预计要用多少时间,待完成后与完成时间比较,看看自己的预期准确与否。

    其次,如果要完成一件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任务,就要尽可能找一个状态最佳的时间。

    最后,学着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也许你很难有完整的时间,也许你的任务非常枯燥,长时间做它会让你厌烦,甚至想逃避。这时,你可以利用五分钟或十多分钟的零碎时间,哪怕只做了一点点,也对提升效率大有帮助。

    ✎✎✎

    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拖延者一定要做的功课,拖延仅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它不能代表整个的你。倾听它对你说的话,然后接纳它,不要让心被阴霾占据。

    我们寻求的,不是众人眼中的完美,我们追求的,是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就。

    最后,我以作者的话结束本文:

     “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连通,它还来自于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够如实地接受它,就像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胜拖延,从心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aq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