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成长小组的第七次线下活动中,两个体验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小燕带我们关于倾听的体验,组员两两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孩子。我和丹丹一组,第一次体验中,丹丹做孩子,我来做妈妈。内容为:
丹丹:妈妈,我不想去游泳。
我: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吗?
丹丹:我就是不想去游泳,我害怕。
我:游泳没有什么可怕的呀,你看旁边不也有很多小朋友在游泳吗?
丹丹:我不要,我就是害怕。我想回家。
我:如果你觉得游泳让你害怕,那咱们就不有了,咱们回家。
丹丹(高兴轻松的):嗯嗯。
我:嗯,宝贝,下次来游泳的时候可以请爸爸陪你一起来好嘛?
丹丹(犹豫):嗯,可是爸爸要上班的。
我:没事,你游泳的时候可以请爸爸请半天假。你看行吗?爸爸妈妈都陪你。
丹丹:嗯嗯,好的,
在这个体验中,作为妈妈没有给到孩子批评指责,而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接受。还给予了孩子一些意见,孩子觉得很安心,决定接受妈妈的建议。
第二次体验,丹丹来做妈妈我来做孩子。
我:妈妈妈妈你看,这个恐龙多好,它又大又厉害,我想买回家。
丹丹:你又想买恐龙,咱们家不有很多恐龙吗?
我:可是我们家没有这么大的恐龙,我想买回家让他做恐龙老大。
丹丹:不买,妈妈最近也没钱了,你不会省着点吗?
我:妈妈,我们可以买旁边的这个小牛吗?你看他转来转去多好玩。
丹丹:你天天就知道买买买,我们今天只是出来逛一逛,并不买东西,一个都不会买。
我:……
在这个体验中,妈妈对于孩子要买东西的感觉是排斥烦躁,于是一遍又一遍的拒绝。孩子对于妈妈一遍又一遍的拒绝,由刚开始的兴致盎然,到后来的沮丧灰心。
于是我们有了第三次体验,这一次,妈妈只做倾听者的角色,等孩子说完给他的回应是:你感觉……是因为……你希望……
我:妈妈妈妈你看,这个恐龙多好,它又大又厉害,我想买回家。
丹丹(专注的看着我):还有呢?
我:我们家没有这么大的恐龙,我买它回家可以坐我的恐龙老大。妈妈妈妈买吧!
丹丹:孩子,你感觉到想买这个恐龙,是因为买回家可以做恐龙老大,你希望妈妈帮你买回家是吗?
我:嗯嗯,是的是的。
这一次的体验中,妈妈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没有制止和批判孩子的行为,并给予了孩子一个正确的回应,孩子觉得得到了理解,得到了认可。至于最后买不买的结果,其实孩子是都可以接受的。
这三次体验可以当做是有效和无效的沟通方式。在谈话中一方的拒绝,打击和否定,造成了另一方的失落沮丧,就会使沟通进行不下去,我们会称为无效的沟通。而在谈话中一方的专注的倾听,根据事实进行描述,最后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沟通进行的很顺畅,我们称之为有效的沟通。
在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者一定要清空自己,做好倾听的准备。所以作为倾听者一定是非常有能量的。
今天到三次体验,给了我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有更多有效的沟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04261/81646a599b59ef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