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