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欧洲一直以环境优美吸引着各国游客,而德国更是有着“绿色国度”的美称,从德国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茂密的森林、开阔的草地以及清澈的溪流,到处体现着祥和与恬静,这一切都源于德国人坚定的环保行为。
环保立法:最严格、最完善的环保法
德国污染治理首先得益于制定了极为系统、严格和详尽的环保法律,同时德国非常注重与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层面上的环保立法合作。
1974年,德国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1979年签署了《关于远距离跨境空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1999年《哥德堡协议》确立了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标准,在国际与国内双重法律框架保证下,德国稳步推进空气污染治理。
环保机构与组织:从政府到民众
德国各州、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及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环保产业。更有环保警察随时监测和检查环境状况,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有效保护手段。
此外,德国的上千个环保组织、两百万义务环保人员对德国环保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有105年历史的“自然保护联盟”就拥有40万成员,三分之二的组织经费都来源于成员的会费,同时成员还要无偿为环保事业贡献大量的劳动和精力,但是他们乐此不疲且使命必达!
极致环保:由垃圾分类可见一斑
在环保事业上,严谨的德国人可谓“做到了极致”,其中以垃圾分类最具代表性!德国各地到处可见垃圾桶,大小颜色略有区别,但功能基本统一,用于不同垃圾的分类投放,使垃圾的回收利用做到最大化。对比国内“大杂烩”的单个垃圾桶和分不清功能的双个垃圾桶,高下立见!
环保教育:自幼儿时期起步
德国政府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推动环保工作,同时也更多地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自幼儿园就开始进行了。
德国一年级小学生到校报到时,都会领到一本精美的“环保记事本”,用来记录自己的环保活动。关于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始终简单直接地贯彻在德国学生的自然常识课程里。
其它环保措施: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另外,凡去超市购物的德国人大多自备购物袋,拒绝使用塑料袋;
从书本用纸到卫生用纸,再生纸在德国随处可见;
为了控制车辆的增加,德国城市有意将道路越建越窄,迫使民众使用公共交通;
德国的汽车共享协会倡导几个家庭共享一辆私人汽车;
考虑到畜牧业对全球变暖的危害,对香肠情有独钟的德国人甚至将吃肉的频率缩减到一个月一次,全素食者在德国更是比比皆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