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周之变

商周之变

作者: 岳津冉050107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5:58 被阅读0次

文献:商周之变,或称两个政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化上。但这是两个相邻的政权,如需改革变化。只考虑到天子也就是皇帝以外的另外贵族利益,所以它的变化不会很大。但还需找到它的变化之处,以此来考虑对后代的影响。

关键字:商周之变、政治、文化

引言: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三个时态支撑着:变化期、稳定期、衰落期。其中变化为另外两期的基础,故研究中西方历史,必须先从变这个字入手。因“变”承接前朝、开启下朝,所以,此次探究的商周之变是承接还是改变?

一、政治

政治为国家之根本,商周之变中自商的变革必定会影响周朝的政治治度,但我们又不能凭空单论周朝的政治治度革局。故暂且说清商朝的政治,这样才能看出周朝的政,以及商周之变的变。

最开始先是制度问题。但制度还是因结合社会来谈,所以在此次演讲中,我将说明中国古代的社会。

        在古代没有社会这个词语的,是近代从西方引伸过来的,包含了家、国、天下。又可与历史共同讨论。

        中国人并没有一个“个体”与“社会”的概念,只有孔子所讲的“人”。在这个“人”中个体与社会已经完全一样了,因因人应当“仁”仁是推及天下的。这是与西方的极大不同,从此也可以看出天下观是从周朝形成的。

      我们讲中国社会的“组织”不,应该是形成。 仍然用“个体”与“社会”来看,中国人用群与己来代表这两个名词但群己并不予盾。在回到社会,古人讲休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除休身外都是一个群,亦可称为社会。但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休身。所以人与社会是不冲突的。

1.商朝政治

先论商朝的政治

        商朝的政治是什么?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这么一句话: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一般来讲在商周时代的征字,一般指的是同级诸侯之间的战争。既有诸侯,必须的诸侯的概念从何而来?结合周朝的概念,我们可以得知,诸侯是分封而来的。在当时大小诸侯都必须经商王的分封,但商朝的分封制与周朝的分封制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在商朝,天下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在当时的中原地带,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权。但因为没有天下的概念,导致了人人都没想着天下归一。但逐渐的产生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商”。当渐渐的商可以把其他的诸侯国都打败时,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领导,在当时就是整个中原政权的宗主。这种关系就相当于现在的世界的很多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关系――认美帝国主义为世界的老大。这种非统一的宗主统制,会随着周边诸侯的逐渐再次强大,商朝便会不断减小生威。最终导致亡国,因为他并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权。

2.周的政治

在此为基础下,周朝对于自己的分封制便有所改进,周王朝先把天下归为一统(此时已有天下的概念),后进行贵族及功臣分封。这是一种与周朝为核心的武装分封统制,相对于商朝来说稳定的多。且商朝分封的大多都是贵族阶级,周朝的分分钟大多都有狄夷之类的,大量的减少了游牧与农耕正面冲突。

由此可见对于武装统一分封,比宗主式的分封,要稳定的多。

这次的政变,就是从一个宗主性的分封,到武装割据的分封,后者相对前者来说较为了稳定天下的局面。

商朝的礼

在探讨商礼之前,需要先搞清楚礼是什么?礼是一种规矩。在古代人们是必须要做属于礼的事,否则就是非礼。

这次就先以继承制为例说

商朝的礼简单来说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虽然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正常的――长者即位,但同时也说明了一点,商朝人是不注重宗庙制度的。因为宗庙制度是讲究血缘的,长子可以为庶子,也可以为嫡子,但庶子的可能性大因为皇后只有一个。当血统不纯正时,宗系方面便如同大树一般会有很多其他的分枝,导致宗族人数增多,可真正的宗系就一个,到最后可能会导致还一继承人是否是商朝后裔。但彻的确对于现代人来说,造不成什么严重性的后果,但对于家天下来说却是非常严重的。

周朝的礼

周朝的礼讲究的是宗庙制度,现在详细说明一下什么是宗庙制度(是指儒家为已故祖先建立灵魂依归之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其次序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五世为昭,六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其实就是国家宗系的延续

“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商尚鬼”则指商人重鬼神迷信。商时流行的鬼神迷信中的鬼,是祖先死后而成的,是神的一种。“周尚文”指周人崇尚的是人文或文化。因此文治文化是从周开始的。

        文的意味有很多,宗庙制度就算是一种“文”,他算是一种礼节性的东西,其实就是国家宗系的延续,且为了保证后族血统的纯洁。

        还一种“文”属于分封,商被灭了,就给商的后代分一块地盘,唐虞灭了就给唐虞的后代分一块地方。如此下去即使再乱周王氏也不怕,因为他把最次的土地分封给同族,而且每年都会组织祭祀,所以周王氏才能存在800多年

但是因为这个宗庙制度而导致了孟子有这样的思想:“於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因为宗系是要不断事奉祖宗的牌位,而如果我无后的话就不能侍奉祖宗的牌位,这个不孝的思想行为延续了三千多年,所以对于现在人来说是非常的根深蒂固的。

周礼对现在的影响

在70年代的时候农村人一般家中都有六七个孩子,虽然不是“嫡长子”事奉祖宗牌位,但也是可以看出孟子思想的三千年之后对于普通大众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商周之变

    摘要:有关商周之变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过于殷、周之际。”这么说来商周之变对于中国文化以及政治上都起...

  • 商周之变

    从商朝到周朝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治体系。文化上也是天差地别。两个王朝都各有所长。周王朝在礼乐费了巨大的功...

  • 商周之变

    目录:前言 一、文化 1、天下 2、华夏 二、政治 1、礼...

  • 商周之变

    文献:商周之变,或称两个政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化上。但这是两个相邻的政权,如需改革变化。只考虑到天子也就是...

  • 商周之变

    商周之变 目录:前言 一、文化 1、天下 2、华夏 二、政治 ...

  • 商周之变

    我们都知道,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这位暴君,而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商周之变,为什么商纣就变得如此残暴,首先,历...

  • 商周之变

    从商朝到周朝的过渡,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一次大转型,这不是简单的朝代更迭,而是一种统治思想观念的转变。 商朝从公元前1...

  • 商周之变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商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王国维先生也说过:“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商周之际。”但是商周之变...

  • 商周之变 - 草稿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政治,一个国家就有了,领导的方向,和管理国家的正确方法,天下安定,就要让...

  • 一年陪伴营0904|| 先秦时期(笔记4)

    施展·中国史纲50讲(三)2 03| 中国历史的时空坐标与商周之变 (二) 三、商周之变 (一)中国的概念 中国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周之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f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