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早上7点30分,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在拉达克地区班公湖北岸,中印实控一线发生冲突,双方士兵利用肢体和石块进行了互殴,有部分人员受伤,随后两国士兵退回营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班公湖打架事件发生后,印度媒体报道,印军“世界一流”的山地打击部队在班公湖将胆敢“入侵”的中国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而印军为了配合印度媒体宣传本国军人勇猛无敌的形象,于是在仓皇逃窜距离班公湖冲突地点约57公里处,以征服宇宙的姿势摆拍了几张造型夸张的照片。
很快,印度国内舆论一片沸腾,纷纷都为印军山地打击部队撑腰打气,中国军队在印度人眼里简直就是一群被按在地上随意摩擦的“东亚病夫”。
班公湖打架事件说明了什么?印度为什么要用“石器时代”的打法,跟驻守在阿克赛钦的中国军人相互扔石子?阿克赛钦对印度和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今天历史侦查处就带着大家从历史沿革、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等角度深入剖析下,印度军队这种不作不死的行为艺术的背后,中印两国间的明暗博弈。
历史沿革
阿克赛钦,源于古突厥语Aksai Chin,意为“中国的白石滩”,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秦Chin,从阿克赛钦的地名上来看,很明显,该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从行政区划来看,阿克赛钦北通新疆,南连西藏,西与克什米尔地区的中国故土拉达克相接壤,东与青海省隔省相望。
然而,这种情况在几百年后,很快被人为地横加干预而打破,阿克赛钦,这颗宁静的沧海明珠,从此变得鸡犬不宁了。
19世纪中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在彻底控制了印度后很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新疆地区。英国人为了实施染指中国新疆的企图开始以印度为跳板向克什米尔地区进军,进而达到侵略新疆的图谋。
地缘战略
由于新疆与西藏中间隔着延绵数千公里的昆仑山脉,昆仑山脉东西延伸,从新疆跨越西藏一直至青海省,海拔高度5500-6000米的巍巍昆仑,基本上阻断了新疆与西藏的联系。
而作为半封闭性山间盆地的阿克赛钦,其位置正好处于新疆与西藏的连接带,且良好的地形因素客观上又为新疆与西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无形中打开了几个缺口。
北起新疆喀什,南到西藏日喀则的新藏公路,正好由此穿插而过,起到了沟通新疆与西藏的桥梁纽带作用。倘若中国一旦失去了阿克赛钦,那么就意味着新疆与西藏的联系将会被彻底切断。
不光如此,以等量比例尺计算,阿克赛钦距离新疆喀什大约460多公里;距离拉萨大约1200公里;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500多公里;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仅为499公里左右。
而对于中国来说,牢牢掌控住阿克赛钦可以与牵制印度的巴基斯坦打成一片,从而据此控制中亚的桥头堡巴基斯坦,让巴基斯坦和中亚成为稳定新疆的重要屏障。
故此,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剖析,阿克赛钦地区无论是对于中国、巴基斯坦还是印度来说都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经济利益
其中,可用于工业开采的储量达1887.37万吨,占总储量的99.6%。矿区位于海拔5500米以上的高原无人区,面积达6.6平方公里。该地区的矿体具有厚度大、埋藏浅、品位高等特点。
而我们知道,铅锌广泛应用于电器、机械、军事、冶金、化学、轻工和医药等领域,铅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方面也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
因此,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来审视,阿克赛钦地区无疑具有无可限量的矿业前景,其矿产资源实力一旦完全释放开来必将成为中国的下一个“矿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