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到老家去,坐的是四姨哥的车,路上与二姨哥一道。聊天中,二姨哥就说到:“现在无论干什么,人五人六都不行,要的是得有人四(事)。”
细一咀嚼,确实是那么一回事。中国人比较重面子、讲交情。无论到哪儿,如果不混个脸儿熟的话,谁知道你是老几?
说到老几,通常是用于贬低或讽刺对方的地位或身份。这时,我就又想到“人五人六”了。有人说是出自王朔的《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人五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可脏着呢!”
还有人说,“人五人六”是出自《易经》里的八卦。因为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是由六个爻产生。因为从下往上的六个爻中分别代表着地、人、天,而五爻六爻就占据到天道了。
其实,“人五人六”最早是出自江淮一带和北京的官话。说的是某个人有点装模作样、假正经,不真实,却装作正人君子的模样。因此,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说话虚伪,不负责任的人。用以比喻那些本来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却以为自己了不起,神气得忘乎所以了。而北方也有类似的说法。“人五”谐音“人物”“人六”大概就是为了读音的方便了。
有人会说“人五人六”是个动物,如果真是个动物,那也应该是个“四不象”了。脸有点像马,蹄子有点像牛,尾巴有点像驴,而角就有有点像鹿。
但更多的人会说它应该是个猴子。因为只有猴子在假扮人的这一点来说,才会装扮得比较像一些。这样才可能“人五人六”了。
不过,狗也可以的啊!我就经常可以看见有些人把衣服穿在狗的身,这样也可以“人模狗样”“狗模人样”“人五人六”的了。
说到“人五人六”,又有很多的歇后语。像“人五人六,没个准头。”“十一个人站两排,人五人六。”……还有一副对联:“人前人后,人五人六,终归一杯黄土。抓金抓银,抓名抓利,皆睡三尺墓地。”……
现在的社会,“人五人六”还有很多。由“人五人六”我又想到了两个成语“狐假虎威”和“狗仗人势”了,相信也只有这一号的人能“猪鼻插根葱就能装个象”了,也才能够配得上这个“人五人六”的称谓了。
这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是没有什么真本事的,而所有的表现也都是假扮出来的。就像是个演员,只有在他们唱完了戏,卸掉了妆,才会让他们原形毕露。最终,只会遭到更多人的痛恨和诅咒。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81372/678869130b51a35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