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三个月研修最后一次课,上个月的研修真的要结束了。因为理念与技术已经基本讲解完毕。剩下的就是准备作业。要把所有的作业该补的补齐,为毕业做最后的准备。
我就还缺一个咨询记录,就把所有的作业都备齐了。第一个咨询记录,我大概用了五天的时间,或者确切的说是五个晚上的时间来准备。因为那个时候压力不大,觉得大部分的作业都写完了,就剩这个了,而且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当时李老师说,如果日记等作业的字数比较多,有可能就用一个咨询记录就可以了。
我觉得我的字数已经比较多了,大概在25万字左右。所以真的是不急不慌的,我觉得写也行,不写也行,写一个也行,写两个也行。如果太累就写一个,如果不累,就写两个,其实我第二个,第三个已经都开了头,但是都没写完。因为在自己这里没有压力,所以想写就写一点,不想写就懒散一点。
可是在昨天的课堂上,李老师还是让我再把第二个整理出来,而且给了我一周的时间,让我把所有的作业都补齐。啊,一下子我就觉得有压力了。这,昨天晚上课程结束之后回到家,先把每天1000字简书完成,然后就开始整理咨询记录。
昨天晚上整理了2000来字的记录,然后就开始把还没有整理到word文章当中的简书回忆录等等,粘贴复制到电脑中,等弄完,结果发现已经11点多了,竟然还不困。

不困也得睡,今天早上还想早一点起床呢。也许真的是心里有事儿就会睡不着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夜里做了一个梦,感觉到真的很累。今天早上竟然不到五点钟就醒了。还是觉得困,实在是眼睛不舒服。所以又倒头,闭上眼睛,稀里糊涂的迷糊到六点钟才起床,然后继续整理咨询记录。
一天就这样,整理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整理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因为整理的这个是当时实在是,思路有些乱,不知道从何处下的手,所以整理起来有一点困难。有些地方得反复琢磨怎么说的来。
好在这几天我是比较自觉的。然后在当时我们的谈话内容好像没那么多。从早上六点多起来一直到下午六点钟。我发现我竟然一天就把它搞定了,整理了不到1万字,几乎百分之百还原了当时的对话。虽然眼睛有些累,身体有些疲惫,但是还是为自己感到高兴。
昨天老师在课上说,天这么热,我辛辛苦苦为你们讲课,你们竟然这么多人没有全部完成作业,难道你们不觉得内疚吗?
当时我就想,反正我完成了,我不内疚,我也没可内疚的。虽然我学的没那么好,但是我很认真,我每天都在坚持做,坚持跟着李老师的脚步,按着自己的比过往要快一点的节奏在成长。我已经很努力啦,我完全不内疚啊,因为我做的很好啦。我可能不比别人好,但是比过去的自己已经好多啦。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师,所以我不觉得自己不好。
内疚是四种基本社交情绪之一,社交情绪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者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愧疚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

我们人都是有良心的,如果我们不小心犯了错,我们就会对自己犯过的实际的或者想象出来的错误产生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往往是愧疚的,不安的,难过的,有罪的等,这种心理活动会让自己不舒服,同时也会提醒我们可以再做一些什么进行调整。适当的内疚有利于我们适应社会生活。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良心,做错了事都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那么这个人就会逐渐变得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就会只关注到自己的利益,变成所谓的自私自利的人,甚至是变成犯罪。
要么可能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从来都是直接表达,内外是很一致的。但是这种人,心理年龄是很小的事,是警察服务的对象,这种人也称未社会化。要么可能是就只会用行为表达情绪,见到亲人熟人是狼,见了陌生人是羊。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炕头王,窝里横,欺软怕硬。这种人的心理年龄基本在3岁前,是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人员服务的对象。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啥都不怕,穷也不怕,但是就怕分配不均。一个馒头也得掰开,平均分,大了,小了,都会闹个天翻地覆,一富贵便相忘。说话说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这种人是民政服务的对象。
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社会化的人才会有良好的内疚感。
我觉得我的内疚感不会太强,但也不会太弱,如果一件事情,我能做好,却做不好,我会努力去做,弥补过失,不让自己留遗憾。就比如每天的简书,我决定了要坚持写90天,而且每天至少1000字。所以哪怕再晚,即使是过了凌晨12点,我也要写完了再睡觉。
如果一件事情,我做好了,我也不会强迫别人一定跟我一样也要做到如此标准,就比如同样是三个月的研修作业,作为班长,组长,开始时,我会督促大家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但是能不能完成,是大家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我尽到我的监督责任,我的督促义务就好啦。如果有人真的实在完不成,我也觉得那不是我的错。不过我也会记得按时监督大家,也不会把我该尽的责任和我能做到的责任推卸掉,真正做到完全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一种人可能一点事做不好,就开始陷入无限的自责,内疚中。那么,他的能量就会在无限的负性情绪情绪中被消耗,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情绪中,而不能很好的集中在行为上,那么做是肯定做不成。对成长是不利的。
所以。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良心的。 我有,你有,他也有。只不过我们每个人的程度不同,适度最好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