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阅读打卡 20181211 day 09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阅读打卡 20181211 day 09

作者: 遇见灵溪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1:41 被阅读2次

    20181211 day 09

    书名: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作者:武志红

    章节:第5-8章

    摘录:

    我们常说,“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你”,这句话的另一面是“你得为我的人生负责”。

    付出和回报的循环是人际关系不断深入的动力

    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最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这两种亲密关系中。

    自恋幻觉势必会破坏亲密关系

    自恋幻觉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是在压制对方的存在感,最终导致对方试图远离自己而损害了关系,这是我们陷入孤独感中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你永远有一个选择空间

    那些生命中的强者,总能在极端情形下发现自己的选择范围。相反,所谓的正常人,倒很容易觉得自己无路可走。

    检验我们是否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简单标准是:我们是否在抱怨。

    怨气:衡量自恋幻觉的标准

    主动的控制者很容易被我们发现,而被动的控制者则容易被我们忽视。所谓被动的控制者,是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别人。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斥着投射与认同。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我们说“相爱”,但其实只是试着将爱人拉进自己的逻辑,我们看不到爱人的真实存在,一如贝蒂娜就看不到丈夫对她的过分依赖的讨厌。

    一个婴儿的依赖并不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婴儿的依赖是真实需要,他必须依赖我们的照料,否则他真的会死去。但一个成人的依赖,尤其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的依赖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这不是他的现实需要,并且我们能切实地体会到一种压制。我们会感到,我们没有回应他的自由,我们只能以一种被限定死了的方式—照料他来对待他,否则就会遭到威胁。

    接受独立的“坏我”,走出依赖

    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几乎都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抚养者的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所以,这个儿童早早就会发现,要想拥有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和他越亲密。

    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你渴望改变自己,那么,你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

    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你。 —摘自帕萃丝·埃文斯的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

    彻底被控制的结局常是被抛弃

    为什么一些人会如此渴望支配恋人呢?

    1.这样的人童年时,和父母的关系是颠倒的,即他们的父母是脆弱的依赖者,不仅不能照料孩子,反而要孩子来照料自己。

    2.他们曾与妈妈有严重的分离,或者妈妈对他们的照料严重欠缺,这让他们对现实中的妈妈极端不满,而在心中勾勒了一个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爱人形象。长大后,一旦爱上哪个人,他们便会把这个形象强加在这个人身上。因为童年时曾严重受伤,所以他们极其惧怕分离,而恋人的任何独立意志都会令他们担心分离,所以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打压恋人的独立意志。

    帕萃丝·埃文斯还认为,男人超强的支配欲和女人超强的依赖,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恐惧。 恐惧什么呢?分离!

    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便可达成

    其实,达到理解并不太难,只需要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认真地思考对方的逻辑就可以了。

    《圣经·创世记》中写道,原来人们说一种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建一座通天塔。上帝想阻止这个工作,于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当语言不通时,这个塔便建不下去了。这就是“巴别塔”的含义。 当理解不存在时,一个关系便成了巴别塔。

    如实地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一点。

    感想:

    通过ABC理论和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很多事看起来是我们主动在做,但其实是被某些潜意识的力量所趋势着完成的。

    那些,我们自己也不明白的,莫名其妙做下的事,很可能就是因为这股力量。

    当我们感觉到痛苦或者不解的时候,不妨让自己慢下来,清空脑袋里的思绪,去看一看自己潜意识里面的逻辑。

    因为,我们虽然长大了,有能力去处理很多事情。但潜意识里的很多在幼时画的地图还没来得及修改。当我们遇到和当时类似的事情时会不由自主的按照当初的经验做出判断和行动,这样做很可能是不合时宜,或是错的。

    只有当我们开始意识到那些心灵地图不再适合当下,并勇敢地做出修改,一切才会变得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阅读打卡 20181211 day 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k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