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念四&五(no.34)

理念四&五(no.34)

作者: 冉冉_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02:26 被阅读0次
    图片中的野菜你认识吗?
                            1

    理念四:症状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所谓强迫,就是“明知不该”却又“不得不”的一种心理冲突状态。知道做不到。强迫分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动作。强迫必然伴随反强迫,来访者急于解决重复问题,而咨询师要解决的是强迫问题,强迫冲突才是问题关键所在。来访者纠缠在自己的症状和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症状的冲突里,解决冲突方法,可以先给求助者贴一个“有病”的标签,让求助者在“有病”标签下先接受自己的症状。

    强迫性思维:听到一首歌之后,知道想一遍就不要再想了,但是还是忍不住继续想。

    强迫性动作举例:反复洗手、反复关抽屉、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等。

    例1:一位女性(小王)害怕乘公交车(恐惧症)是不正常的,但是有病的小王害怕乘公交车是正常的。当小王认可自己有病的标签后,认知上就接受了自己害怕乘公交车,对她来说害怕乘公交车是正常的,内心的冲突就减少了。接着进行“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让有病的小王乘公交车,经过几次的乘坐,她坐公交车也不害怕了,有病的标签就被撕掉了。

    【补充】恐惧症:包括(一)对人的恐惧(二)对物的恐惧:猫、狗、虫子、龙虾……(三)对空间的恐惧:封闭的空间(比如电梯)、空旷的地方、人密集的地方

    例2:小时候经常听一个故事《咕咚来了》:一个兔子中午睡觉,忽然被“咕咚”的声音吓醒了,赶紧跑,别的动物看见了就问小白兔,你为什么跑,小白兔说不好了,“咕咚”来了,小动物们也跟着赶紧跑。队伍越来越大,跑步的动静惊动了森林之王狮子,狮子听说后要去见识一下“咕咚”长什么样,于是发现不过是木瓜掉进了湖里。


                            2

    科学思路解决问题有三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位一体,哪一步最重要呢?多数人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因为集中在“怎么办”上,其实最重要的,应该聚焦的是“是什么”,发现了“是什么”之后,知道了“是什么”,弄清楚“为什么”,接下来自然就知道“怎么办”。

    抑郁症者常认为自己应该高兴但却高兴不起来,这时可以告诉对方,你不开心是正常的,没必要拧巴,先接受下来。让求助者接受对他来说不高兴是正常的,有了接受也就有了改变(接受的同时就是改变)。


                          3

    理念五: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

    要是咨询师按照求助者思路走,说明你病得比求助者还厉害。我们在咨询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觉醒,不要轻易回答求助者的“问题”,必须对求助者所描述的“问题”(常常是些概念)保持高度警惕,解构而非进一步建构求助者的问题。

    如果与求助者思维方式相同,就是被求助者催眠,要仔细体会求助者“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买椟还珠”的思维方式,不能用求助者的方式解决他的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新的思维方式)

    例1:“1+1”为什么等于2呢?

    咨询师不能直接回答求助者提的问题,可以采取偷换概念等,跟求助者东拉西扯甚至胡说八道,目的就是让他不再想他那个病态的问题,那么引导就成功了。

    例2:“祥林嫂式的诉说”及其治疗方法

    祥林嫂似的人,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治疗“祥林嫂式的诉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去除那些习惯于倾听“祥林嫂式诉说”的听众,而不是直接改变祥林嫂。

    本小节划重点: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我们不去打破他的重复,而是针对他的强迫症状下功夫。因为强迫的本质是冲突,一旦内心冲突消失,强迫就不复存在;强迫不复存在,强迫性重复也就打破了,求助者的症状也就没有了,问题就解决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念四&五(no.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mw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