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得到”APP精品课《怎样健康活过100岁》。
老师简介:
张遇升,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过公共卫生的硕士学位。他的导师是中国最著名的健康管理方面的专家。
老师同时也是互联网医疗公司“杏树林”的创始人,公司每年为几千人提供私人医生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客户包括我们熟知的罗胖老师和徐小平老师。
课程内容:
一、长寿是由什么决定的(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能够让自己更健康?)
首先,对于正常的衰老现象,不必太担心。比如体力不好、腿脚不利落、关节发僵、记忆衰退、眼花、牙齿松动等现象。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顺应这个规律,尽可能延缓衰老,力求健康长寿。
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大概有25%是由基因决定的,有75%是由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决定的。
根据蓝色区域研究得出结论:
人类长寿的四大基石:天天要活动,饮食有节制,日日有盼头,生活不孤单。
前两句是对生活习惯的要求,后两句是对心理方面的要求。
具体做法:
(一)天天要活动
这个活动不是运动,是指我们每天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就能参与,不需要专门的设施和场地的事。比如能走就不要坐车,能爬楼梯就不要乘电梯。
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游泳、增强心肺能力、爆发力的活动,意义不是很大。而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提高平衡能力才是关键。比如对于老年人健康风险很大的骨折,就和关节柔韧度及全身平衡性下降有关。
推荐:瑜伽、太极拳
(二)饮食有节制
1、过剩的营养毒地在身体里就会出现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就是糖多,高血脂就是油脂多。
2、人体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就会产生很多的氧自由基。
举个例子理解氧自由基这个概念:
把人体比作一座锅炉,我们吃的食物就好像煤,我们要消耗食物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生命,但烧煤的过程会产生烟,这个烟会污染环境。所以人体在燃烧这些食物时,产生的烟就是这个氧自由基,对身体是不好的。它会攻击人体细胞产生病变,甚至是癌变。所以,在医院里,没什么饿死的人,只有吃太多最后得病死的人。
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一个玩笑:上帝造人的时候很公平,咱们每个人一辈子能吃的食物总量是一定的,有个总体配额。所以如果大吃大喝,总量很快就用完了,而人家吃得少的可以慢慢吃,可以活好多年。
建议:吃饭只吃八分饱,以蔬菜和豆类为主。
注意:要少吃糖和盐,口味不要太甜或者太咸。太甜不一定是因为吃了甜食,而我们吃的淀粉类食物,比如白米、白面、花卷、馒头、红薯、山药,肃然吃起来不填,但是它在胃里全部变成了糖,所以少糖的意思不光是少吃甜食,还要少吃淀粉类食物。
顺口溜方便记忆:蔬菜豆为主,蛋白主食辅,每餐八分饱,不甜不咸好。
(三)日日有盼头,生活不孤单
有盼头就是由目标感,有目标感的人,往往更能积极主动做事,并处理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不容易放弃,所以寿命也会更长。
找到生活盼头的方法:
1、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特别期待或者盼望的事,然后把它写下来,每天看一看。
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特别的爱好或者喜欢做的事,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做了。您可以试着在这些事情上面多花一些时间,把它再提高一个档次。
3、可以尝试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比如学一门乐器,学唱歌、跳舞,或者学一门新的语言,给自己一点挑战,学习一个从来不会的技能。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学会排解孤独:
孤独感的危害相当于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烟。
1、要参与主动的娱乐,而不是被动的娱乐。主动娱乐指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在里面,并可以手脑并用,和别人互动的活动。比如跳舞唱歌等。被动娱乐指被动接受信息,不需要主动地反馈的过程。比如看电视等。
2、走出房间,多去外面跟人沟通和交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学多问。
3、如果不是特别讨厌动物,可以养一只宠物。有医学证据证明养宠物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会让您的生活更有乐趣也更有陪伴。
二、不舒服和生了病怎么办(看病就医的技巧和方法)
1、哪些症状出现后,必须马上去医院,绝对不能拖;
2、看病之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3、挂号有什么讲究;
4、怎样有效地和医生沟通。
(一)需要立即去医院的症状:
中国致死率最高的三种病:脑血管病、肿瘤和心脏病。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比如中风和心梗,起病很急,如果不去医院,常常有生命危险,而且如果去晚,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疗效往往不好。
所以,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一定得立即去医院,不能耽误。
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主要的症状,大概有以下六类:
1、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语言不利索、吐字困难,或者想说说不出来;
2、突然出现看东西看不清楚,眼前发黑;
3、一侧脸面瘫,或者是一侧肢体不受支配,乏力,抬不起来,或者走路的时候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够行走;
4、口角歪斜,流口水,吞咽困难;
5、剧烈的头痛或者头晕呕吐;
6、胸闷胸痛,有时候伴有呕吐、牙痛或者左上肢的疼痛。
尤其是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家族史的老人,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立即去医院,因为这非常有可能是心梗。
以上6点不但要您自己知道,还需要让家人知道,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家人可以立即送您去医院。
因不知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提前了解这些症状是很重要的。
(二)看病前的准备:
去医院之前,如果做好充分的准备,看病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而且会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治疗。
准备资料:病历、医保卡、身份证、以前检查的结果、影像的片子、吃药的药品清单。
注意:比如影像骗子,最好准备原片。如果只要检查报告,医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另外,如果资料很多,最好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把它们提前整理好,夹在一起,方便医生查阅。
对医生来说,越简单越省事,他就越有时间帮您思考疾病的问题。
准备做得好,既方便医生,也是方便了自己。
建议:把想问医生的问题写下来。看病时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好处:当医生看到您做足了准备,他的心理也会不太一样,态度会更好。
(三)如何挂号
建议:1、如果是第一次去看病,挂普通号就行,不用挂专家号。
2、关于挂什么科,要咨询医院服务台的护士,不要自己判断。
3、如果得的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并且已经知道是什么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而且治疗的方案已经很明确,最好找一个固定的医生,长期在他那看。最好是离家近的社区或医院。
(四)如果有效地和医生沟通
1、对于医生的问题,尽可能简洁明确地回答,尽可能地讲述事实,而不是讲自己的判断。
比如,医生问咳嗽多久,回答“前天下午开始”,比说“有几天了”更明确,对医生来说更有用。
再比如,您跟医生说“饿的时候觉得胃疼、反酸”,这是陈述事实,是非常好的。如果您说“觉得自己得了胃溃疡”,就是在做自己的判断,对医生来说是无效的信息。
2、和医生沟通时,如果有没听明白的话,一定不要不好意思提出来。
小技巧:礼貌地重复一下医生说的话,然后问他说“您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得到确认,您可以吧这个话先写下来,回去再理解。
3、如果您有一些特殊要求,可以直接提出。比如希望能用一些比较便宜、医保范围内的药,不愿意做一些有创伤的检查,或者下次看病时能不能让医生给您加号。
4、看病拿药后,记下下次看病的时间,并把医生说的比较重要的事记下来,以免回头忘记。
建议:1、看医生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您应该选择相信医生,而不是怀疑。因为从概率上来讲,选择相信医生的获益要远远大于风险。
2、如果平时有时间、有机会认识一两个医生朋友,遇到有病时,会方便很多。
三、如何战胜慢性病
慢性病在中老年里太普遍了,而且慢病常常症状不明显。比如我们常说的“三高”,很长时间都可能没有症状,也不太重视。
但您要知道,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很严重。慢病的控制,医生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您自己。
(一)慢性病变得普遍的原因:
我们体内的节俭基因和现代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不饱的,所以人类进化的结果就是筛选出一批基因,让我们能够非常高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并且把这些多余的营养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样人才耐得住饥饿。但现在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放开吃、放开喝,体内的代谢一定受不了。
控制慢病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我们的天性在作斗争。
(二)警惕两种不良心态
1、掩耳盗铃,不当回事,觉得自己只要没症状就无所谓。对待慢病如果视而不见,后果往往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2、特别把慢病当回事,但又没有正确的方法,道听途说,各种法门。
(三)对待慢病的三个小技巧:
1、用“发现”的心态去对待,而不是“限制"。把慢病看作一个需要做的改变,看作一次新的机会,新的探索,而不是看作一个失去。比如,大夫让少吃主食肉类,多吃蔬菜,就尝试发现自己喜欢吃什么蔬菜,而不是觉得饮食被限制了。
2、把这个过程当做一个游戏,设定有时间、有里程碑的阶段,不断地闯关升级。
3、学习科学的知识,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偏方。
(四)两个管理工具:
1、自我检测表。用来检测您对身体了解的情况。
帮助您判断自己的疾病所处的阶段,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进行管理。
图片来自得到精品课2、日志示范。自己对于慢病的一个日记。
慢病重在坚持自我管理,如果能以写日志的方法来记录自己每天的改善情况,能帮您更好的管理慢病。
图片来自得到精品课(五)一两的预防胜过一斤的治疗
体检就是在预防上的投资。
提醒:每年必做的体检: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一些排查。
如果是40岁以上,本人或家人有过消化道的问题,需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如果是65岁以上,建议筛查骨密度,判断有没有骨质疏松。
如果是55岁以上,自己或家里人吸烟,或家人得过肺癌,建议做低剂量胸部CT。
如果是女性,建议每年做宫颈涂片的筛查,有条件的,还要查一查HPV。40岁以上,要做乳腺B超或钼靶。
四、如何应对重大疾病
(一)怎样选择一家合适的医院
三方面综合考虑:
1、医院的水平。2、方便的程度,3、费用的支出。
如果是肿瘤或重大手术,建议选择当地最大的三甲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如果所在城市没有好的选择,而且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也不错,可以去全国有名的医院。参考“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名”,直接网上搜索即可。但因这些医院常常人满为患,所以除非是疑难杂症,否则还是建议选择自己所处的省会或市级城市。
(二)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医生
1、可以从两个公开的信息渠道来综合选择您的医生。医院的官方网站和“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基本介绍和评价等信息。
2、有博士学位,有海外学习经历,年龄在35-50岁之间的医生是最好的选择。
3、选择医生的过程要慢,但一旦选中,建议保持信任,不要轻易更换。
好医生具备的两个标准:
1、他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对治疗的选择讲出道理。
2、他能够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只从自身或医院的角度。
(三)面临多重治疗选择时,怎样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了解循证思维,不被经验误导。
医生和病人思维的不同:
病人常常是经验主义思维,听见谁、看见谁试了什么有效,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效。
医生用的事循证思维,就是遵循医学研究所积累的证据来下结论。循证医学的思想就是把所有的治疗先当做是无效的,除非医生能通过医学研究证明它有效,才给患者推荐和使用。
多咨询不同专业的医生
医生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在一些重大的医疗决策上,为了避免医生的局限性,建议您可以多咨询几个不同专业的医生。
比如说对于肿瘤,外科大夫建议手术,可以再咨询肿瘤内科或放疗科的答复,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结果一致,那这种方案的风险会很小;如果不一致,就需要再做决策。
(四)怎样和家人进行沟通
建议:不管您是否得病,现在就可以提前把您认为重要的事或您的一些希望、一些偏好先写下来,告诉家人。
健康手册-让我们的健康有迹可循五、如何科学看待保健品
(一)两个关于保健品的错误观念
1、保健品不能当药吃
2、吃保健品药节制
(二)哪些是可以选择的保健品
图片来自得到精品课(三)全世界最好而免费的保健品。
水,或在水里加柠檬片、绿茶。
不要口渴才喝水,小便黄色是缺水的表现。
结语:
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因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有很大概率能够活过100岁,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但有两个前提:1、不能折腾自己的身体;2、要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能力,增大这种概率。
70岁到100岁的生活质量很大情况下取决于您今天的选择和行动,所以,天天要活动,饮食有节制,日日有盼头,生活不孤单。定期体检,控制慢病,掌握应对大病的方法。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一定会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