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鹰/文
马志坤:马贵汉曾孙马才淮的次子 [1] 。明朝万历年间随军队进入广西东兰北文里,当时的东兰地区,瘴痢肆虐、土司专制、兵荒马乱,史称“南蛮”,虽地处偏僻,但属军事要塞;他服从命令,安营扎寨、屯田戍边、统管十里八寨,安家落户、繁衍后代。他深深意识到后代没有文化不行,所以大力提倡办学,相继开办文雅、巴谭、大团、累绿等私塾;相继出现进士 [2] 马学易、马远义、马和蕃、马加荣,举人 [2] 马桂芬、马超群、马子峰、马腾举,秀才 [2] 马治业、马文彪、马化龙、马和文、马和图等大批儒生;近现代,读书人不断涌现,其中,最杰出的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少将马中骥、马尊三和军人马瑞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校马德光,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马瑞力,毕业于台湾大同大学的硕士马瑞行,事迹编入《中国专家名人录》的高级教师马仲和,广西民间歌王马永全,广西来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忠华等。
马化龙:祖籍长鄄。马志坤后裔。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出生于广西都安。秀才 [2] 。嘉庆二十一年(1816),在都安邑潭水潭边制颂先祖创业碑文一块,共350个字,铿锵有力、感人肺腑。——马仲和提供。
会元楼旧址马学易:祖籍长鄄。马志坤后裔。出生于广西都安。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壬辰恩科会试,高中第一名贡士(会元)[2] ;随后参加殿试,中第三甲第24名进士(该科状元吴锺骏是马学易在苏州正谊书院就读时的同学)。马学易曾担任江南省江宁府知府(江南省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省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江宁府即现在的南京市);出版有《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会试朱卷》;同榜进士中的杰出人物有:赫赫有名的一代宰相(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著名政治人物、两广总督劳崇光(1853年协助曾国藩成立湘军水师),太子太傅、四川总督骆秉章(1862年俘虏石达开)(蒙古正黄旗人、吏部尚书花沙纳,江西、河南巡抚陆应谷等。
马和文:祖籍长鄄。马志坤后裔。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生于广西东兰北文里,秀才 [2] 、书法家。曾用大理石为都安巴潭祠堂刻写一块横匾“马氏宗祠”,一副大门对联“铜柱助勋华,降帐承教泽。”——马仲和提供。
进士第旧址马远义:祖籍长鄄。马志坤后裔。出生于广西三江。清朝光绪年间进士 [2] ,候补府正堂,时人皆敬称马老爷(尚有碑文为证)。——马云生(“孝”字辈)提供。
马桂芬:祖籍长鄄。马志坤后裔。出生于广西东兰。清朝光绪年间举人 [2] 。任职于广西省太平府。
马荣尊:马贵权曾孙马才春的长子马志辕的后裔、马再睽之孙、马慕吉长子。字独鳌,号能士。出生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国学生 [3] 。
马荣学:长鄄名士。马才淮长子马志轩的后裔、马再翔之孙、马慕兰长子。字文人,号敏答、敏庵。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勋授登仕郎。从族谱记载的《敏答公传家语录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家教与传承,属“勤劳致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勤俭持家,戒奢戒怠;好逸恶劳,弗戒奢以俭,不必言其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创业难,守成亦不易”(概括起来就是“勤俭持家,谨慎守成”)。其事迹载入清朝康熙《新化县志》。
摄于1925-1933年的“古物陈列所文渊阁四库全书陈列”马宗达:马荣学长子。字廷占,号守溪。出生于清朝雍正八年(1730)。恩赐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
马宗绪:马荣学第四子。字象勋,号铜陵。出生于清朝乾隆九年(1744)。国学生 [3] 。他在宝庆府(邵阳)濂溪书院学习时的老师是进士、翰林院检讨、《四库全书》分校陈梦元,同时,陈梦元还是他的舅舅。
马宗德:马荣尊长子。又名焕南、绍尧。出生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十五岁就成为县学学生(生员),十七岁又取得“增广生”资格 [2] 。清朝咸丰元年(1859),因为守护武冈城有功,成为武冈县训导(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训导职能通常为辅佐地方知府,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主要功能为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马祖泰:马宗达之子。字兆亨,号春亭。增生 [2] 。出生于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其事迹载入清朝乾隆《新化县志》。
马祖河:马宗绪长子。字则义,号继志,改号伊洛。出生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国学生 [3] 。
马祖鑫(十五世):马宗德抚子,字云章,号锦臣;原字大才,号宝卿。出生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国学生 [3] ;因军功保举六品衔,赏戴蓝翎。
马福咸:马荣学第三子马宗揆之孙、马祖润长子。字一德,号仁树。出生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
马薇垣:马宗德长孙、马祖鑫第三子。派名福焱,字希麟,号丙斋。出生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州优等补廪生 [2] ,分省试用县丞。宣统二年(1910)任湖北新军 [5] 陆军第八镇 [6] 步兵十五协二十九标司令部书记官,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参加武昌首义。【补充:同榜秀才中的杰出人物有: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黄侃;中国同盟会会员、共进会的组织者和章程制订者居正;邮传部参议厅员外郎兼编译局纂修官黄为基;中国同盟会会员、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彭程万;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吕凤子等。】
江南贡院全景(摄于1888年)马世荣:马祖泰之子。派名福恬,字静涵,号清水。出生于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邑庠生 [2] 。
马寿祺:马世荣长子。字景维,号兰廷。出生于清朝嘉庆七年(1802)。恩赐登仕郎(正九品)。
马璜浦:马世荣次子。原名寿祯(鑫),字景兴。出生于清朝嘉庆九年(1804)。从小就接受“学博”堂祖父马德宣的启蒙教育。清朝乾隆年间邑庠生 [2] 。曾撰写《沩宁谱辩》与《始祖论》二文,都记载在《长鄄马氏四修族谱》中。
马景宣:马世荣第三子。原名寿祉,字哲人。出生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例赠“修职郎”(修职郎是清朝正八品文官的散官官阶,是虚衔不是实职,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行政级别,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
马谦齐:马景宣之子。原名永慧,字智臣。出生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例贡(相当于举人副榜)[3] 。
马一榜:马寿祺第三子。派名永悉,字干臣,号彩轩。出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邑庠生 [2] 。
补充:
马树臣:马世荣第六子马寿禧的次子。出生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儒生 [4] 。夫人是贡生 [3] 刘台垣之女。夫妇俩风雨同舟六十年,感情深厚;家境殷实,是长鄄一带藏书量最多的人家。
马必康:马树臣次子马远灼的长子。又名文生。连续五代都是儒生 [4] 和读书人,他们是:马忠乾(六龙)→马孝成(建元)→马传经(果盛)、马传纪(果成)、马录→马家珍、马家乐、欧阳睿。
马康侯:马宗绪后裔、马永端之孙、马远清长子。高贤德,有人缘;所以在1950年获选为长鄄乡第一任乡长。他的后代连续三代都是读书人:马浡善(又名忠善,毕业于贵州大学,是长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学生,1999年3月在贵州六盘水市委讲师团副教授岗位退休)→长子马旭光(班辈名孝龙,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贵阳铁路工程师;夫人刘艳大学本科毕业、贵阳机务段首席工程师;女儿马诗茜,又名马语钒,就读于南京航空大学)→女儿马韶华(毕业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工作于贵阳电力公司;丈夫胡建林,大学本科修业也在电力部门工作,中层干部;儿子胡禹甸,现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研究生)→次子马韶光(班辈名孝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夫人葛永婷大学本科毕业、水城矿务局一中高级英语教师;儿子马颢天,目前正读小学)。
民国至今的优秀读书人,请阅读专文:《崇尚读书的长鄄马家人》和《长鄄马家外迁的后裔们》。
马氏宗祠旧址马氏宗祠创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1935年重修,于右任 [3]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参考资料
[1]
2009年3月《长鄄马氏族史概要》。顾问:马仲和、马忠善(浡善);主编:马远平;副主编:马铁凡、马康彤;编委:长鄄/马永定、马永凤、马远享、马克俭、马胜元、马胜芳、马康贵、马飞丰,邵阳/马少侨、马铁鹰,重庆/马忠诚、马卫,四川/马公廉,贵州/马河春,广西/马永全、马忠诚、马启芳,岩口/马立曙,辰溪/马文肃。
[2]
明清科举,有三级(秀才、举人、进士)四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A、院试——考秀才: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分岁试和科试;县府试过关的童生通过岁试就是生员(庠生、秀才),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岁试成绩优良的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参加乡试。B、乡试——考举人: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C、会试和殿试——考进士: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问题,殿试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3]
国子监,是晋武帝“创建国子学”以来的学子们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最高学府,隋朝以前称为“太学”;清朝初期,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南京和北京都设有国子监,隶属礼部;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秀才)中考核选拔,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统称为国子监生,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最高可授予五品以上的高官;清朝后期,设置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等新式学校,毕业考试合格的,分别授予进士、举人等出身,给予相应的官职。贡生、监生比秀才好的地方在于,就算科考不中,也有官做,但一般不大,常为知县、县丞、教谕等,比如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屡试不中,最后凭借贡生的身份做了个“儒学训导”的小官,专门负责督导县学的校风。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称为国学生、国子生、太学生,见习期满可以补授官职。
[4]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