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和女儿住到了一起,而且女儿女婿还希望以后长期和他们住在一起,这让梦云有点措手不及。
01
梦云30年前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中原大地背起行囊西上,并在西部边陲小城工作定居、成家有了女儿。
在那个年代,西北的政策是间隔5年,可以生二胎孩子。
尽管梦云的公婆也希望梦云夫妇再要一个孩子,并且承诺会帮助带宝宝,都被梦云婉拒了:“一个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健康就好。”
给女儿上户口的时候,梦云老公果断地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取名晓忆——拂晓的记忆。
此后,晓忆的成长岁月里,不但享受到了父母所有的爱,自然还有为数不多的家庭资源。
梦云和女儿的互动中,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往,也很少提及那边的亲人,这在晓忆的心里疑惑不解,但也不会多问,她明白:妈妈不愿意分享的事情,问也不会有结果。
直到晓忆初二的寒假之前,妈妈突然宣布要带她回娘家,晓忆既吃惊又忐。
长途跋涉回到家乡,接站的是舅舅,比妈妈小好多的舅舅。
到家那一刻,时尚的外婆一把把妈妈搂在怀里,一个劲埋怨:“这闺女这么多年不回来,是我对你不好?”
满头白发的外公泪眼婆娑:“这些年我没有照顾好你……”
“都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你们看,我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梦云一边挣脱继母的怀抱,一边坦然道。
那个春节梦云和晓忆在父母家度过的,梦云幽幽道:“我长到40岁,第一次在他们家过年,终于被他们承认是女儿了。”语气里尽显无奈。
解开晓忆心里谜底的还是春节过后梦云和老同学的聚会,地点选在了郊外的生态园,幽静的环境里,阿姨们家的几个小男孩聚在一起玩得开心,晓忆被阿姨们照顾得很好,一直安静地听着她们聊过往的经历。
“原来妈妈也是她们中的一员,要是妈妈不去西部当志愿者,也应该和阿姨们一样生活在这座城市吧!”晓忆内心泛起了种种想法。
晓忆虽然从小在爷爷奶奶家帮带,甚至小学、初中都在奶奶家借读,但是晓忆的成长梦云夫妇并没有缺席:爸爸尽可能提供物资基础,妈妈在亲子互动上从不吝惜。
晓忆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但从小学习上比较踏实,学习上几乎不让爸妈操心,很可能是见惯了爸妈在基层工作的辛苦和不方便吧!
一路走来,学习生涯还算顺利,直到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就读。
02
晓忆读大学期间,还曾经建议爸妈:“你们要不然你们以后也搬到市里居住吧,那里生活要方便一点。”
“不去,没有亲人的地方去那里干啥?”梦云很直接。
“以后姑姑、叔叔家不都准备住在那里吗?”晓忆感觉不可思议。
“市里夏天太热,我们不习惯。”爸爸赶忙宽慰晓忆。
大学毕业,晓忆顺利在外地就业,第一个春节放假之前,梦云提前把往返机票钱转给女儿,不想把有限的时间都浪费在通勤上。
而且工作这半年,担心安全,梦云夫妇支助女儿独自租了一居室,独自生活的半年时间,改变了晓忆的想法。
春节闲谈的时候,晓忆和爸妈开玩笑:“以后咱们住在一个城市里,但不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要是咱俩打架,你爸帮谁好?”梦云也附和了女儿。
“我就跟着你妈走,你以后和你的小对象是个团体,我们不当电灯泡。”爸爸向来和妈妈统一战线,不会被女儿迷惑。
“他还在读书,八字没有一撇,再说不可能有了他,就不要爸妈,我认识他才几天?”这顿迷魂汤灌得爸妈心里像喝了蜜。
2020年春节,梦云到女儿身边陪着过年,老公要陪老母亲,梦云只好只身前往。
本以为过完春节梦云回家,女儿上班,机票都是提前订好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戴口罩的原因,梦云被动留在女儿身边,一家三口被迫两地。
梦云每天早晨一个问候电话,老公答应一声,梦云心里就踏实了;晚上老公打过来视频电话,彼此报个平安。
这一点时间晓忆触动很大:“要不是妈妈陪在我身边,我该多孤单,爸爸的情绪每次都写在脸上。”
03
等到晓忆工作的第三年,有一次梦云老公胸部疼痛,担心有心梗之类的,梦云叫车把老公送到地区级医院急诊科,经检查只是肺部感染并无大碍,不过是虚惊一场。
晓忆再次建议爸妈:“你们手里有闲钱,还是在市里买房子吧!看病、生活也比较方便。”
“等你结婚后再说吧!”梦云老公不想动给女儿准备的首付款。
“我们暂时还没有资格买房,等我需要的时候,把咱们的房子卖掉支援我就好了。”年轻人考虑事情总的说没有那么长远。
“再等等吧,我们去市里的机会不多,办事的话住宾馆也花不了多少钱。”梦云还是想保存经济实力,再说,等用钱的时候房子哪有说卖就出手的?
就这样去市里买房的事情暂时放下了,紧接着就迎来了晓忆和男朋友订婚,小伙子家主动提出购买三金,梦云老公执意要给女儿买个金手镯,而且和三金同等价格。
婚礼在男方家办理,体面、隆重,该走的流程都走了一遍。
婚后,晓忆一遍又一遍邀请爸妈到他们的工作地居住:“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来呀?”
“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是你们两个人的意思?”梦云不想因为这件事,让他们小夫妻有矛盾。
“我们两个人的意思,许帆也希望你们来。”晓忆给爸妈宽慰。
后来许帆亲自给梦云打电话邀请,他们才放心了,但没有立即动身,而是又询问女儿:“我们去你那里住,公婆会不会有想法?”
“他们有什么想法?你和爸爸有房子,使我们需要你们才邀请的,又不是你们非要过来住。”晓忆一直给爸妈宽心。
就这样,梦云夫妇拖着行李箱入住孩子们家了。
04
虽然晓忆很贴心地给爸妈准备了生活用品,但是细节上梦云自己直接在附近的超市补充一部分,够用就好。
梦云迅速占领厨房,并且主动购买素材、水果之类的物品,并且学会了网上买菜。
孩子们线上购买,梦云也不反对。
孩子们喜欢吃家里的早餐,还愿意带午饭,毕竟干净卫生还安全。
于是早晨梦云使用统筹方法,电饭锅蒸米饭,破壁机打豆浆或者米糊,灶台上搞馒头和炒菜,一个小时全部搞定,妥妥帖帖。
周末,孩子们带着梦云夫妇去景点看看,吃点美食,打流感疫苗,心意领了,但钱自己出。
几次下来以后,梦云说了自己的想法:“周末,你俩想去哪里尽管去,我们想去哪里我们自己安排,咱们尽可能在家吃饭。”
梦云收藏了一些美食做法,购买材料,自己加工,换着花样调整伙食,皆大欢喜。
毕竟是两代人,生活理念有差别,年轻人喜欢网上购买,梦云和老公习惯超市买蔬菜、水果之类的,但是梦云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谁购买谁买单就好。
家里养了三只猫咪,成为晓忆小夫妻业余生活的乐趣,其中一只还是他们上大学时捡到的病猫医治好的,跟着晓忆 转战了好几个城市。
梦云有时候也想不通:“花功夫,花钱在猫咪身上,有什么意义?”
转念一想:“自己养那么多花花草草,也花了不少钱,有时候给了一个花盆跑遍花卉市场,偶尔外出还要请人帮忙照顾这些花花草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彼此尊重,但不要干涩就好。”
这一段时间晓忆和梦云夫妇一直相处还算平静,而且晓忆还打算让爸妈长期和他们住在一起,并且把医保也办成异地医保:“这里环境好,医疗发达,还能经常看到你们,免得逢年过节来回奔波。”
这让梦云夫妇一时拿不定主意,梦云和老公吐槽:“咱俩要不是自带口粮,还能帮忙做法 ,你说他们两个还会邀请咱们长住吗?”
“我看未必,咱给他们增添麻烦,谁愿意呢?”梦云老公很现实,不美化自己的孩子。
“那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那边的房子又没有出租,随时都可以回去居住。”老夫老妻心理战线统一着呢。
“咱们在这里花销也要克制一点,以前工资三分之一就够咱俩得基本生活了,在这里也不能超过50%,咱们得留点过路钱,说不定什么时候支架、搭桥。”梦云老公一直是奉行计划经济,未雨绸缪,他们小家庭经济这些年才能正常运转。
网友评论